趙麟前世時生活一直很自律,哪怕到了這個世界也是一樣。
起床點上了蠟燭,簡單洗漱了一番,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趙興和妻子張妍像往常一樣早早起來了。
濟世堂上上下下是十余人,可全靠他們夫妻掌舵。
這些年來,他們夫妻一個主內,一個主外,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當趙興走出房門,發(fā)現三弟的書房竟傳來了朗朗的誦讀聲,這讓他不由一愣。
要知道老三這些年來,向來都愛睡懶覺的。
很少有天不亮就起床的時候,若是休沐,更是一覺睡到日上三竿。
這幾日,他似乎很十分刻苦。
“看來真的長大了?!?/p>
趙興輕聲感嘆了一句,而后躡手躡腳,出了后院。
苦讀了一個時辰,東方終于露出了魚肚白。
看著燃燒殆盡的蠟燭,趙麟頗為感嘆道:“讀書,還真是費錢。”
整個濟世堂,也唯有他照明用的是蠟燭。
就連二嫂,二哥平時用的都是油燈。
像這樣的蠟燭,在這個時代算得上奢侈品,一根大約二十六文錢。
要知道一個半大孩子,砍一天柴,背到集市上,也才賣四文錢。
一只農家雞,才能賣二十多文錢。
他以后若像這幾天不分晝夜苦讀,一天花費在蠟燭上的錢,都在五十文錢,一月接近一兩多銀子。
更不用說還有書籍,筆墨紙硯,以及不菲的束修。
當然,普通人家的孩子讀書,有普通的方法。
比如,去更加便宜的村中私塾上學,筆墨紙硯能省就省,不能省就用最普通的。
蠟燭用不起,那就用油燈。
油燈用不起,就囊螢映雪,鑿壁偷光。
好在他不用這樣艱苦,二哥趙興在他讀書這方面,從來都是他竭盡所能提供的最優(yōu)越條件。
無論是筆墨紙硯,還是其他物什,從來沒有短缺過。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整個趙家,把所有的期望,都傾注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