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這段時間,文武百官,人心惶惶。
誰也沒想到,就在前些時日,一道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如同平地驚雷,瞬間打破了朝堂的平衡。
原本次輔楊必成因父喪丁憂,按慣例需離朝二十七個月。
誰也沒想到,隆佑皇帝竟突然下旨“奪情”,不僅讓他提前結束守制,更是一步到位,直接擢升其為內(nèi)閣首輔,取代了那位年事已高、精力不濟的原內(nèi)閣首輔。
這道旨意一下,滿朝文武皆驚。
不是說,楊必成失勢了嗎?
怎么又重新啟用了呢?
誰也猜不透,更不摸不透陛下的心思,只得感嘆上蒼不公。
奪情起復本就罕見,更何況是直接提拔為百官之首?
這里面蘊含的信號,讓無數(shù)官員心驚肉跳,猜測不已。
原本因楊必成丁憂而聲勢大漲、壓過靖王一系的魏王支持者們,頓時如遭雷擊,人心惶惶。
本來前途未卜而有些沉寂的靖王朱誕和楊必成派系,則如同被打了一劑強心針,瞬間活躍起來。
一時間,京城風向驟變。
短短數(shù)日,楊必成就出手了。
在他的安排下,魏王一系的官員,接連遭到了彈劾,罷官。
反觀他的人,則是頂替了諸多的重要的官職。
這一幕,讓原本還態(tài)度曖昧,甚至稍稍偏向魏王的官員,開始悄悄轉變風向。
霎時間,新任內(nèi)閣首輔楊必成的府邸,重新變得車水馬龍起來。
拜帖,厚禮,絡繹不絕。
人人都看得出,隆佑皇帝這一手,恐怕不僅僅是看重楊必成的才干,更可能是在太后日復一日的“耳旁風”影響下,對儲君之位的天平,開始向靖王朱誕傾斜了。
在他們看來,這一定是個強烈的信號啊。
楊府,深夜。
幾輛看似普通、卻透著豪華的馬車,悄無聲息地駛入戒備森嚴的首輔府邸后門。
從車上下來的,正是意氣風發(fā)的靖王朱誕,以及他這一派系的核心人物:幾位掌握實權的部堂高官、兩名在軍中頗有影響力的將領,還有幾位以智謀見長的幕僚。
若是有人看到,定會驚詫萬分,作為二王奪位的靖王,竟親自到首輔家了,一點也不避嫌。
這簡直就差正式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