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魏王府。
豪華、雅致的書房內(nèi)。
一個錦衣華服少年,端詳著自己剛書寫的詩詞,眼神迷離,陶醉其中。
“吳大伴,你看本王這首詩怎么樣?”
一旁伺候的微胖太監(jiān)聽到呼喚,忙走上前,雙手恭敬地捧起那幅新作品,搖頭晃腦念了起來。
他的聲音抑揚(yáng)頓挫,感情飽滿,節(jié)奏明朗。
一聽他這聲音,就知道他定在朗讀詩詞方面下過很大的功夫。
“王爺,好詩,好詩啊。特別是這句‘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實(shí)乃千古之名句啊?!?/p>
微胖的太監(jiān),神色激動,眼睛中亮光閃爍,像似見到了奇珍異寶一般。
那錦衣華服的青年,嘴角微微上揚(yáng):“吳大伴,你又哄我開心。這一句算不得千古佳句,最多算得上傳世之句?!?/p>
“不,不,王爺,在奴婢心中,它就是千古傳世之作?!蔽⑴值奶O(jiān),睜著眼爭辯道:“除這首詩詞外,您的書法也達(dá)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p>
“奴婢說句實(shí)話,您的書畫也許還沒達(dá)到江南四大才子的境界,卻也到了汴州三絕的境界。”
這下,錦衣華服的少年,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哈哈,又哄本王開心。在書畫方面,本王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最多算得上登堂入室了?!?/p>
微胖的太監(jiān),這次倒沒有再爭辯,只是腆著臉,懇求道:“王爺,這幅詩詞……能否賞給奴婢?”
那錦衣華服少年一愣,而后正色道:“吳大伴,你該不會是想拿了本王的作品,去外面售賣吧?前天,汴州王氏想求本王一幅作品,本王都沒有答應(yīng)他們?!?/p>
微胖太監(jiān)一聽,頓時跪倒在地,瑟瑟發(fā)抖道:“奴婢不敢。奴婢只是太喜歡王爺這幅字畫了,就想著……當(dāng)作傳家之寶,傳給后輩。”
錦衣華服少年聽后,神色恢復(fù)如初,淡淡道:“這幅詩詞就不賞你了,本王自己也想收藏著呢。等明天吧,本王有靈感了,再給你寫一首詩?!?/p>
他說完之后,又拿起自己的這幅作品,仔細(xì)欣賞起來。
忽然,錦衣少年像是想起了什么:“對了,讓你辦的事如何了?”
“回王爺,經(jīng)過這兩天的發(fā)酵,趙公子的書畫,已漲到了二十兩一幅了?!蔽⑴痔O(jiān)連忙答復(fù),而后又繼續(xù)道:“而且,還是有價無市。市面上幾乎沒有趙公子的字畫了?!?/p>
錦衣少年聽了不由朗笑一聲:“有價無市?他沒有趁著這么好的機(jī)會,大賺一筆嗎?隨意寫寫畫畫,不就是一筆橫財嗎?”
要知道這樣高的書畫價格,已經(jīng)快趕上了“汴州三絕”的書畫了。
此人竟沒有新作品上市,倒是令錦衣少年感到意外。
錦衣少年知道那趙麟的家世,可是十分寒微的。
可那人卻沒有趁此機(jī)會,大賺一筆橫財,這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王爺,這說明您看人準(zhǔn)。能和王爺同年同日同時出生的人,這人品肯定是很好很好的?!蔽⑴值奶O(jiān),在一旁奉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