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么一會功夫,矮胖縣尊又給趙麟起了諸多的雅號。
如祁縣的麒麟子、學子的楷模,大周的棟梁,中原小詩仙……
這一頓吹噓???,直接把趙麟整不會了。
他和這位縣尊,才第一次見面,不必如此吹捧吧?
更何況,你是三甲同進士出身,七品文官,一縣之尊,不必如此抬高我一個童生吧?
一旁的隨行的教諭大人,這時開了口。
“這都是縣尊大人的教化之功,本縣的童生趙公子才能作出一首千古佳作的詩篇來?!?/p>
而那矮胖的縣尊,連忙擺手,自謙道:“勿要如此說,難道本縣未到任之前,這位趙公子就沒有傳世之作?”
那位八品的教諭大人,點頭笑道:“不瞞大人,在您未到任之前,這位趙公子似乎真沒有傳世之作流出。”
趙麟總算弄明白了,這位矮胖的縣尊為何剛才使勁的吹捧、夸贊自己了,原來因由在這里啊。
三甲同進士出身的儒生,若沒有顯赫的背景,大部分人終生成就也就是七品縣令一職了。
若想脫穎而出,青云直上,除非你有卓越的政績。
政績從哪里來?
除了人口,賦稅,刑獄訴訟外,最為重要的一個就是教育。
作為讀書人掌權的大周。
地方官員最為重要的升遷政績,就是教育。
這位矮胖的劉縣尊,為何要一直夸贊他?
夸他不就是夸自己教化有方,使本地人才輩出嗎?
你看其他縣令在任時,這位文曲星就寫不出千古傳世之作,可他劉某人上任后,卻作出了一篇傳世的千古佳作。
這難道不是他劉某人的政績嗎?
周圍的鄉(xiāng)紳,名流都是久經世故的老狐貍,回過味后,都跟著奉承起來,說縣尊大人教化有方云云。
趙麟終于知道為何一些清高士子對這位新任的縣尊大老爺有非議了。
這是硬生生的往自己臉上貼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