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胡麻也好奇了起來,洞子李家,自成一派,能有什么事求韓娘子這樣的外人?
“大石頭崖,生活清苦啊……”
那李家主事人,卻是一下子面露苦笑,道:“我李家人守規(guī)矩,不敢隨便離開,再加上此地陰氣重,外人也不敢隨便往里面來?!?/p>
“可究竟是有這么一大家子人在這里呢,粗茶淡飯,李家人習慣了,倒也沒啥,只是日子過的平淡苦悶,家里的年輕人也都快過不下去啦,再重的聘禮,都沒有女娃子愿嫁進來了?!?/p>
“韓娘子是把戲門的高人,德高望重,咱李家只求你幫著說說話,以后有戲唱的好的,書說的好的,缸子耍的好的,也多往我們這里帶帶?!?/p>
“萬萬給他們說清楚,雖然大石頭崖活人待著不舒服,但只要定好了時間,還是沒有問題的?!?/p>
“況且李家雖然清貧,但金銀俗物,總是不會虧了人家的……”
李家厚謝
“啊?”
就連胡麻,也沒想到這李家人的請求竟是這個,一時覺得荒唐,卻又忽然覺得有道理。
洞子李家世代居于此地,但畢竟也是向往熱鬧的,再是隱居自囚,但也不可能真的做到完全與外界隔絕。
便如族人娶妻生子,難道還能內部消化了?
之前周管家說過,他的女兒便是嫁給了主家,其實也可見一斑,洞子李家為了給族人取妻,其實不重身份的,或許只要是有緣的,愿意留下來的,他們都會答應。
但讓人留下容易,愿意留下卻難了,日日清苦,受得了的又有幾個?
當然,從他這番話里,倒也隱約看出了李家門里的另外一個態(tài)度,那就是隨著香丫頭回來,這一族的人,怕是做好了無法出去的準備了。
而聽得他這請求,韓娘子也笑了起來,輕聲道:“這事好說。”
“我們把戲門里的徒子徒孫,就是靠了這行當討生活的,有了這么位好東家,怎么敢不答應?”
“我去找他們說說,每月安排臺戲過來都成?!?/p>
“……”
“那卻是好,多謝韓娘子照顧……”
這李家主事人連連作揖,笑道:“以前我們也請過幾個戲班雜耍班,結果都是來一趟,便害怕了,不肯過來。”
“但有了韓娘子的吩咐,他們想必是會信了我們的……”
“……”
二人細細地聊了一番,他才走了過來,看得出來,臉上的笑容倒是真的。
而眼見得其他人都已一一謝過了一遍,最后才到了胡麻這里,他便也忙客客氣氣地站了起來,與對方見禮,眼神不動聲色地瞅了一下,那裝銅錢的箱子都已經(jīng)空了呀……
“胡先生,我已見過老爺,聽他講了,知道是你救了我們全族人的性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