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拿,幾萬兩和幾十萬兩的差距并不大,再加上孫兒學(xué)的是資本家,風(fēng)浪越大魚越貴?!?/p>
“五十九萬銀兩,陛下不會多想,也沒道理徹查?!?/p>
“自古狡兔死,走狗亨,上次給祖父的三策,第一策中庸之道風(fēng)險太大,就只剩第二策沖了女帝,還有第三策?!?/p>
“女帝不太好沖,這一點孫兒也沒有太大把握,就只能為第三策做一些準(zhǔn)備。”
高陽的意思呼之欲出。
高天龍久久的看向高陽,最終沉聲說道,“中庸之道,未嘗不可,何必劍走偏鋒?”
高陽搖頭,臉上忽然平靜下來:“祖父,孫兒看似有的選,其實已經(jīng)沒得選?!?/p>
“自榮親王暗中設(shè)計,孫兒揭下求賢詔,就必須嶄露鋒芒,這才能得女帝重用,除了榮親王,解決一大危險?!?/p>
“七國要不了多久大變,孫兒逃不脫,只能緊跟女帝腳步?!?/p>
“但伴君如伴虎,當(dāng)今女帝,絕非好人?!?/p>
“孫兒能除掉榮親王,一部分因為榮親王狂妄,有不臣之心,另一部分則是女帝夠狠,她身上已經(jīng)具備千古一帝的特征!”
“原味九轉(zhuǎn)大腸之下,榮親王壓根沒想到女帝會動手,雖說是孫兒獻(xiàn)出的計,但孫兒不是好人沒關(guān)系,但帝王不是好人,這就比較可怕了。”
高天龍沉默不語,但他久經(jīng)朝堂,哪里不明白高陽的意思。
自古以來,使用毒計者,幾人能有好下場?
但讓他這孫兒坐以待斃,甚至落得一個五馬分尸,滿門抄斬的下場,他做不到。
他想將命,掌握在自已的手上!
在這個擔(dān)憂之下,又恰逢李隆這么一個人才,一念之差,便拿了五十萬兩銀子。
故而有了火藥,還有今日和女帝的話,這兩個強國之策,不管是哪一個,都離不開高陽。
這是最大的依仗。
尤其是第二條,更必須倚靠他這孫兒,只是這樣一來,所謂的中庸之道便不可能了。
高天龍看向高陽,眼里帶著復(fù)雜。
這般權(quán)術(shù)和后路,幾乎立于不敗之地,給自已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他這孫兒,不簡單??!
高陽說完這些話,又繼續(xù)道,“若不拿這五十萬兩,女帝一旦變臉,殺孫兒,如殺雞犬一般?!?/p>
“若拿了五十萬兩,利益糾葛下,李隆和孫兒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縱然真的東窗事發(fā),有今日的屠龍術(shù),還有治國之策,軍事和農(nóng)業(yè),都需要孫兒,陛下也不會翻臉。”
“若女帝沒有殺孫兒的心思,那孫兒自是治國之能臣,但若女帝想狡兔死,走狗亨,過河拆橋?!?/p>
高陽抬起頭,頓了一下,接著無比認(rèn)真的道。
“屠龍術(shù),固可以賣于帝王家,成就一番霸業(yè),但卻……也能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