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無病讓阮經(jīng)天推行的一整套國策,涵蓋特區(qū)行政機構及司法治安機構,比如:
吏部:相當于組織部、人社廳,主管官員的選拔、任用、考核、升遷等人事工作。
戶部:對應財政廳、民政廳、農業(yè)農村廳等,掌管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民政事務等。
禮部:類似教育廳、文旅廳、宣傳部,負責文化教育、宣傳政策等事務。
兵部:與省軍區(qū)、省武裝部職能相關,管理軍事事務、武官選用、兵籍、軍械、軍令等。
刑部:大致對應公安廳、司法廳,主管司法刑獄事務。
工部:相當于水利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負責工程建設、水利交通、工程管理、屯田、山林川澤管理等。
……
蕭無病的車駕離開了皇宮。
但“華夏”新秩序的齒輪卻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咬合、轉動。
政令通過已被“忠誠印記”絕對控制的原有行政網(wǎng)絡,以及全新機構,迅速傳遍原大周疆域。
其中,幾條關于人才選拔與任用的政令,尤其在原大周上層社會引發(fā)了前所未有的震蕩。
詔令曰:“華夏立國,唯才是舉。無論出身門第,前朝舊貴亦或平民寒門,凡通過組織部、人社廳統(tǒng)一考核,成績優(yōu)異,且深切理解擁護新政國策者,皆可量才錄用,授以實職。前朝皇室成員、官員子弟,亦在此列,一視同仁?!?/p>
更具體的一條補充規(guī)定明確:“考核優(yōu)異者,無論男女,可依才學、專長,直接下放至各州、府、縣,擔任佐貳官、教習官、技術官乃至主官,親臨地方,推行新政,撫慰民生。”
“無論男女”這四個字,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激起的漣漪尤為劇烈。
原本被軟禁在各自府邸,惶惶不可終日的皇室成員們,在接到這份詔令后,反應各不相同。
以阮經(jīng)天嫡出的三皇子阮承乾、五皇子阮承坤為首的一部分人,感到的是屈辱和恐懼。
“與庶民同考?還要下放到那些窮鄉(xiāng)僻壤?這……這成何體統(tǒng)!”三皇子阮承乾在自己的府邸內摔碎了茶盞,臉色鐵青,“這定是那蕭無病的詭計,想將我們阮氏子弟驅離權力中心,甚至是想借機讓我們死在任上!”
他們固守著皇族最后的“體面”,寧愿在軟禁中茍活,也不愿“自降身份”去參與那所謂的考核。
他們將希望寄托于暗中可能存在的“忠臣”或外部勢力的干預,盡管這種希望渺茫得如同風中殘燭。
然而,另一部分人卻從中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東西。
特別是那些庶出的皇子、以及眾多原本在舊體系中幾乎毫無政治前途的宗室子弟。尤其是宗室女子,婚姻往往是唯一的籌碼,何談憑自身才能獲得實權職位?
一位名叫阮文修的庶出皇子,在府中僻靜的書房里,對著詔令反復研讀,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的生母出身低微,他在皇室中向來不受重視,空有抱負而無處施展。
“唯才是舉……無論出身……下放州府……”他喃喃自語,“這不是羞辱,這是機會!一個擺脫身份枷鎖,真正憑能力做點事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