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敝懿沤忉尩?,“大人可發(fā)布告示,言明為整飭道路、便利通行,特設(shè)此捐。凡我豪州境內(nèi)商賈、鄉(xiāng)紳、百姓,皆可量力而行,自愿捐資。所籌銀錢,專項用于采購水泥、雇傭人工,鋪設(shè)道路。”
他頓了頓,觀察著唐文的神色,拋出了最具誘惑力的部分:“而為彰善舉,激勵后人,可在新路貫通之處,擇一顯要位置,立一功德碑!”
“功德碑?”唐文眼睛一亮。
“不錯!”周才頷首,“此碑以優(yōu)質(zhì)石料雕琢,正面鐫刻大人您倡修道路、惠澤鄉(xiāng)里的功績與題詞。背面及兩側(cè),則按捐款數(shù)額多寡,依次銘刻所有捐款者的姓名與籍貫,以為永久紀念,流芳百世!”
他描繪著藍圖,語氣帶著煽動性:“唐大人請想,豪州富庶,商賈云集,鄉(xiāng)紳眾多,誰人不愛這身后清名?若能在這利在千秋的功德碑上留下姓名,供往來行人瞻仰稱頌,其價值,豈是區(qū)區(qū)銀錢所能衡量?屆時,為爭這碑上靠前之位,只怕捐款者會趨之若鶩!如此,修路之資,何愁不聚?”
這番話,如同在唐文心中點燃了一團火!
他仿佛已經(jīng)看到那巍峨的功德碑矗立道旁,自己的名字高居首位,受萬民敬仰,政績斐然!而籌集資金的難題,竟以如此巧妙的方式迎刃而解,簡直是一舉多得!
“妙!妙極!”唐文忍不住撫掌贊嘆,臉上滿是興奮的紅光,“周會長此計,真乃公私兩便,深得民心!既能解府庫之困,又能聚沙成塔,更能激勵善行,彰顯教化!好一個‘鋪路捐款’,好一座‘功德碑’!”
師爺曾祥也是連連點頭,看向周才的目光中多了幾分真正的佩服:“周會長洞悉人心,匠心獨運。以此法行事,非但無人抱怨,反而人人爭先,唯恐落后。大人,此計可行!”
歐陽木也補充道:“下官可立即著手擬定捐款細則與功德碑銘刻章程,確保公正公開,有序進行?!?/p>
唐文心情大悅,看向周才的目光愈發(fā)和善:“周會長真乃本官的福星!此事,就按會長所言辦理!官府這邊,由歐陽主薄全力配合,一應(yīng)告示、章程、選址立碑等事,皆由府衙出面。至于水泥供應(yīng)、技術(shù)指導、乃至具體施工,就全權(quán)拜托周會長了!價格方面……”
周才適時接口,姿態(tài)謙和:“大人放心,為官民造福,我商會義不容辭。水泥可按成本價供應(yīng),施工亦只收取基本人工與管理費用,絕不敢在此等善事上牟取暴利。只愿我豪州道路通達,商貿(mào)繁盛,便是我商會最大的心愿了。”
他這話說得漂亮,既表明了支持態(tài)度,又隱晦地點明了自己并非無償奉獻,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好!周會長高義!”唐文此刻看周才無比順眼,心中最后一絲芥蒂也煙消云散,“那此事便如此定下!本官即刻回衙安排,盡快將告示發(fā)布出去!”
雙方相談甚歡,約定細節(jié)由下面的人具體對接后,唐文便心滿意足地起身告辭。
送走唐文一行人,周才站在城堡高處,望著遠方豪州城的輪廓,嘴角泛起一絲深邃的笑意。
“鋪路捐款……功德碑……”他低聲自語,“唐文得了政績和清名,豪州得了便利,而我……得了市場、名聲,以及將水泥徹底推廣開的契機,更將‘周才’與‘華夏商會’的名字,以一種正面、光輝的形象,深深植入這豪州每一寸土地,乃至每一位百姓的心中?!?/p>
這看似讓利的合作,實則是他布局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步。
當豪州的道路網(wǎng)絡(luò)被水泥徹底改造,當“華夏商會”的名字隨著功德碑傳揚四方,他在此地的根基,將再也無人能夠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