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木連忙拱手,面露難色:“回大人,曾師爺?shù)南敕ㄊ呛玫???扇缃窀畮煦y錢,維持日常開銷、官吏俸祿、以及必要的修繕已捉襟見肘,若要啟動如此巨大的工程,恐怕……除非加征賦稅,否則絕無可能。而加稅……牽涉甚廣,恐引民怨,還需慎重?!?/p>
唐文嘆了口氣,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他看向曾祥:“先生也聽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p>
曾祥卻似乎早有準(zhǔn)備,他微微一笑,壓低聲音道:“大人,歐陽主薄所慮甚是。正因府庫銀錢不足,我們才更要與那周才合作。他手握水泥這等神物,本身又有雄厚的財力(至少明面上看是如此)。我們何不與他商議,由官府出面規(guī)劃、協(xié)調(diào),甚至以未來若干年的道路通行便利或部分商稅優(yōu)惠作為條件,換取他以成本價,乃至更優(yōu)惠的價格供應(yīng)水泥,并負責(zé)技術(shù)指導(dǎo)?甚至,可以允許他成立專門的‘修路作坊’,承接官府的工程,我們按進度撥款,豈非兩全其美?”
他眼中閃著精明的光:“如此一來,府庫壓力大減,政績可期。而那周才,能借此機會將其水泥推廣至全州,亦是巨大的商業(yè)成功,他定然樂意。此乃合則兩利之事!”
唐文聞言,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撫掌笑道:“妙啊!曾先生此計甚妙!既解決了銀錢難題,又促成了好事,還能借此將周才更深地綁在官府的船上,讓他更加‘安分’!好,好!”
他當(dāng)即拍板:“歐陽主薄,就由你負責(zé),明日便以本官的名義,向華夏商會遞上拜帖,本官要親自與周會長,好好商議這‘利州利民’的修路大計!”
“下官遵命!”歐陽木躬身領(lǐng)命,心中也開始盤算起如何與周才洽談細節(jié)。
翌日。
華夏商會那間融合了古樸與新穎的會客廳內(nèi),香茗氤氳,氣氛融洽。
唐文與周才分賓主落座,歐陽木與曾祥陪坐一側(cè),廖九則侍立在周才身后。
寒暄過后,唐文便開門見山,將希望借助商會之力,鋪設(shè)豪州城內(nèi)及周邊要道,以利民生、以彰政績的打算和盤托出,自然也提及了府庫銀錢緊張的難處。
周才靜靜聽完,臉上始終帶著溫和的笑意,并未立刻表態(tài)。
他沉吟片刻,目光掃過唐文那隱含期待的臉,以及歐陽木、曾祥二人略顯緊張的神情,這才緩緩開口:“唐大人心系民生,欲興修道路,此乃豪州百姓之福,周某欽佩之至。”
他先是肯定了一句,隨即話鋒微轉(zhuǎn),“大人所慮之銀錢問題,確是實情。如此浩大工程,若全由府庫承擔(dān),壓力巨大。不過,周某倒有一法,或可解此困局,更能將此善舉,化為一場匯聚全城之力的美談?!?/p>
“哦?周會長有何良策,快快請講!”唐文身體微微前傾,顯得極感興趣。
周才微微一笑,從容道:“此法說來也簡單。可由官府牽頭,我華夏商會作為主要承辦方與技術(shù)支撐,聯(lián)合發(fā)起一場
‘鋪路捐款’
活動?!?/p>
“鋪路捐款?”唐文與歐陽木等人對視一眼,面露疑惑。這年代雖有鄉(xiāng)紳捐資修橋補路的傳統(tǒng),但如此大規(guī)模、官方組織的“捐款”尚屬首次。
“正是?!敝懿沤忉尩?,“大人可發(fā)布告示,言明為整飭道路、便利通行,特設(shè)此捐。凡我豪州境內(nèi)商賈、鄉(xiāng)紳、百姓,皆可量力而行,自愿捐資。所籌銀錢,專項用于采購水泥、雇傭人工,鋪設(shè)道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