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張閣老雖然已經(jīng)致仕,但他的影響力仍在,承平帝顯然也敬重這位兩朝老臣,使得京中諸人也極給他面子,所以今年張家的酒宴,也與往年沒什么不同,依然熱鬧。
陸禹扶著阿竹下車時,張家?guī)讉€老爺帶著兒子恭恭敬敬地迎了過來。
互相見禮寒暄后,張大老爺目光柔和地看了阿竹一眼,拱手道:「廳中已經(jīng)備好了茶水,請王爺王妃移駕到里頭略坐?!?/p>
陸禹笑道:「張大人不必太客氣,今日是本王叨擾了。」
雖然端王的神態(tài)語氣極是親切,不過張家并沒有因此而妄形,他們皆知端王今日會來,完全是因?yàn)槎送蹂年P(guān)系,端王妃好歹也是張家的曾外孫女,今年又是她出嫁后的第一年,各府投到端王府的帖子,她必定會出席。
陸禹被張大老爺引去張家外院大廳敘話,而阿竹則坐上張家備好的軟轎,到了張家二門方下轎子,然后被張大夫人攜著幾個媳婦迎去了女眷所在的大廳喝茶。
大廳里,張老太太坐在上首位置,周圍坐著眾位誥命夫人。見到阿竹到來,眾人紛紛起身行禮,阿竹忙上前拉住張老太太,笑道:「曾外祖母,今兒阿竹可要來你這兒蹭吃蹭喝了,曾外祖母不嫌棄吧?」
張老太太笑呵呵地道:「不嫌棄,不嫌棄,老身高興都來不及,怎么會嫌棄王妃?!?/p>
張老太太看起來很高興,阿竹制止了她讓出首位的舉動,坐在她下首位置上,抿著唇笑看著老人家。雖然她的身份比張老太太尊重,但張老太太卻是長輩,阿竹對每一位值得敬重的長輩都十分恭敬,何況是張老太太這樣的長輩,自然不講究那等尊卑。
張老太太是個豁達(dá)的,阿竹孝順謙讓,她也沒再講究那虛禮,坐下后便拉著阿竹虛寒問暖,每一句話都是出自于真心,而非是因?yàn)榘⒅瘳F(xiàn)在是王妃。
下面的各家女眷見狀,心里都有些詫異。以前張家和嚴(yán)家鬧翻的事情在京城并不算得什么秘密,直到嚴(yán)家大姑娘嫁入張家后,張嚴(yán)兩家方才修復(fù)關(guān)系。而今看來,端王妃雖然自幼與張家往來不多,但對于自己祖母的娘家,也是極敬重的。
轉(zhuǎn)眼一想,張閣老雖然已經(jīng)致仕,但張家家風(fēng)素來清正,名聲極好,張家有幾位老爺在朝中任職的地位不低,誰知道以后會不會再次出來一個首輔?常言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但張家這幾代嫡出,卻極有出息,只要張家不謀反,即便下任新帝即位,張家也依然能受到重用。
一時間,心思電轉(zhuǎn),在場的諸位女眷唇角的笑容越發(fā)的深了,唯有一人目光沉沉地看著和張老太太說話的阿竹,半晌垂下目光。
「娘,我有些不舒服?!?/p>
定國公夫人正和旁邊的英國公夫人說話,聽到這話,回頭看著兒媳婦,見她臉色有些蒼白,心里雖然有些不悅,不過在外人面前,依然笑容柔和地道:「既然不舒服,便去偏廳歇一會兒罷?!谷缓蟊阋衼砼赃吽藕虻膹埣业难诀邘埣覝?zhǔn)備的房間歇息。
昭華郡主趕緊道:「娘不用麻煩了,我到外頭花園走走,很快便好了?!?/p>
定國公夫人見狀,也不勉強(qiáng),叮囑了幾句,便放她離開。
英國公夫人在旁看著,等昭華郡主離開后,笑道:「你也真是疼她,怨不得京里的人都說定國公夫人是個疼兒媳婦的,不知道多少當(dāng)人媳婦的羨慕,想有你這般好的婆婆呢?!?/p>
定國公夫人笑道:「此話怎講?哪個當(dāng)婆婆的不是這般做的?我也只是體諒她身子弱罷了?!拐f罷,目光沉了沉。
誰又知道她這婆婆當(dāng)?shù)帽锴??雖然安陽長公主不在了,但是頭頂上仍有個皇帝鎮(zhèn)著,只要她對昭華郡主有點(diǎn)不好,讓她進(jìn)宮里找皇后一說,倒霉的便是定國公府。所以,即便這兒媳婦進(jìn)門幾年,因?yàn)樯碜尤?,到至今仍沒有生養(yǎng),她也不能因此而刁難她,甚至連兒子的屋里也不能放人,整天看著她黏著自己兒子,卻讓兒子膝下仍空虛,心里如何舒服?
果然只要事情扯上安陽長公主,她就要倒霉!定國公夫人心里冷笑一聲,她還年輕,等得起,倒要瞧瞧當(dāng)有一天,山陵崩后,昭華郡主還能找誰給她當(dāng)靠山,到時候還不是由她這作婆婆的磋磨?
英國公夫人沒有瞧見她異樣的神色,嘆了口氣道:「如果這世間當(dāng)婆婆的都像你這樣,也不知道多少當(dāng)母親的要松口氣。我那閨女,是個蠢的,就怕再好的婆婆,也受不住她。」
這自然是反話,定國公夫人聽出她話里的意思,笑道:「胡說什么,我見清溪那孩子是個好的,孝順伶俐,以后她嫁到蔣家,還不知道蔣家夫人怎么愛她呢。」說罷,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倒是你們家那長女,比清溪還年長,好像還沒有定親吧?」
去年時,英國公嫡女石清溪和武安侯府蔣家長孫蔣朝定親,而作為姐姐的石清瑕卻仍是沒有著落,這事情不知教京中多少人私下議論。
英國公夫人臉上有些尷尬,含糊地道:「這事情我可作不了主,我家老爺……唉!」
周圍傾聽她們說話的人如何不知道英國公夫人這話中之意,頓時看她的目光有些同情。誰家沒幾個糟心的姨娘和庶子庶女呢,但是英國公將庶女疼成這樣,都十七歲了還不給她定親,也算是奇葩了。庶女又不是嫡女,再拖下去,恐怕低嫁也嫁不得好,除非想讓庶女去當(dāng)妾。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在坐的都是嫡妻,不免開始互相安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