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煉器”的宏大推演,如同在霍天淵的精神世界展開了一幅瑰麗而遙不可及的星圖,那些由傳說中的神物構(gòu)筑的古器思路,固然玄妙非凡,卻也映襯出現(xiàn)實中材料與能力的局限。他并未因此好高騖遠,反而更加沉靜地耕耘于自己那方小小的、卻充滿無限可能的煉器天地。然而,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也隨著他各種“成功”與“失敗”作品的不斷積累,擺在了面前——庫存壓力。
他的煉器室,早已超越了“工作室”的范疇,更像是一個功能各異、畫風(fēng)清奇的“法器陳列館”。角落里的“失敗品博物館”自不必說,即便是那些在特定標(biāo)準下“成功”的作品,如靠滾砸取勝的“千機渾象球”、能照出鬼臉的“厄運鬼面鏡”(已更名“滑稽鏡”)、穿上必摔跤的“自絆靴”(已更名“蹦跳戰(zhàn)靴”)、發(fā)出混沌噪音的“亂神笛”(已更名“魔音貫耳笛”)、以及最新一批經(jīng)由“音樂煉器法”誕生的、效果各異但多半偏離主流需求的法器……它們占據(jù)了大量的空間,如同沉默的軍隊,訴說著主人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力與……略顯尷尬的實用性。除了少數(shù)如“靈眸”偵察載具被宗門正式采用外,大多數(shù)都處于“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閑置狀態(tài)。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留之占地方?!被籼鞙Y對著那堆琳瑯滿目的“庫存”,頗有些感慨地撓了撓頭。自己用不上,賣給同門?恐怕沒人愿意長期持有這些效果奇葩、關(guān)鍵時刻可能反噬其主、或者用途過于刁鉆的玩意兒。難道真要回爐重造,讓這些傾注了心血(雖然結(jié)果跑偏)的作品化作原始的金屬錠?
就在他對著那堆“雞肋”發(fā)愁時,煉器堂外的空地上傳來一陣熟悉的喧鬧與起哄聲。他循聲望去,原來是兩位平日里就喜歡互相別苗頭的師弟,因為爭奪一塊據(jù)說能提升火焰親和力的“暖陽玉”,眼看就要從口角升級為一場小規(guī)模的斗法切磋。周圍看熱鬧的弟子們不僅不勸阻,反而紛紛圍攏,臉上帶著興奮與期待,甚至有人開始小聲下注賭誰贏,氣氛熱烈得像凡間的集市。
霍天淵看著這一幕,腦海中仿佛有一道閃電劃過黑暗,瞬間照亮了一條前所未有的蹊徑!
自己用不上……不代表別人用不上?。?/p>
這些法器的效果雖然奇葩,偏離了斗法的主流,但在某些特定場合,比如——同門之間非生死相的切磋、日常玩鬧、惡作劇、或者某些需要“出奇制勝”或“活躍氣氛”的場景——豈不是正合適?!
既然不適合長期持有,容易引發(fā)持有者自身的困擾,何不……短期租賃?讓它們流動起來,在需要它們“奇葩”效力的地方短暫綻放光芒?
一個絕妙的點子瞬間在他腦中成型、膨脹!他要開設(shè)一個法寶租賃業(yè)務(wù)!專門出租他那些效果奇特、畫風(fēng)清奇、介于“失敗”與“特色”之間的法器,供宗門弟子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趣味切磋、友好比試、節(jié)日玩鬧,或是單純想給平淡的修煉生活加點“料”時使用!
說干就干!霍天淵立刻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行動起來。他首先耗費了數(shù)日時間,如同一個嚴謹?shù)恼乒瘢屑毢Y選、整理出了一批相對“安全”(指不會造成永久性傷殘、嚴重神識污染或不可逆環(huán)境破壞)且效果鮮明、易于展示的法器。為了吸引顧客,他還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起名天賦”,給這些老伙計們換上了更加直白、更具誘惑力的“商品名”:
那柄注入靈力后,持劍者會莫名感到心煩意亂、看什么都想懟兩句、極大影響對手心態(tài)的短劍,命名為“煩躁之刃”,廣告語:讓冷靜的對手陪你一起暴躁!
那雙穿上后,雙腳便不受控制地進行無規(guī)律彈跳、移動軌跡如同醉漢、讓使用者自己都哭笑不得的靴子,命名為“蹦跳戰(zhàn)靴”,廣告語:讓你的身法,超越對手的想象(和你的控制)!
那面能照出扭曲滑稽鬼臉、有效打擊對手自信心和嚴肅氛圍的鏡子,正式更名為“滑稽鏡”,廣告語:照出他的“真面目”,笑出你的勝利!
那支吹奏出完全隨機、忽高忽低、足以讓聽者靈力紊亂、心神不寧的笛子,稱為“魔音貫耳笛”,廣告語:無差別精神攻擊,團戰(zhàn)攪局神器!
甚至那罐粘性驚人、清理困難的“萬能膠”,也被他小心翼翼地分裝在一些特制的、帶封印的小玉盒里,貼上“如膠似漆膏(一次性體驗裝)”的標(biāo)簽,并附上醒目的紅色備注:威力巨大,慎用!粘住概不負責(zé),賠償價格另議!
他在煉器堂外一處人流密集的廊檐下,支起了一個古樸的木制攤位,掛上了親手書寫的、龍飛鳳舞的招牌——“霍氏奇物租賃:給你的比試加點‘意想不到’的料!安全有趣,童叟無欺!”。攤位上,每件法器都明碼標(biāo)價(以靈石或宗門貢獻點結(jié)算),并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注意事項以及一份措辭嚴謹?shù)拿庳?zé)聲明(例如:使用“蹦跳戰(zhàn)靴”導(dǎo)致摔倒、撞墻、誤傷花花草草,本攤概不負責(zé);使用“如膠似漆膏”造成財產(chǎn)損失,需照價賠償)。
起初,弟子們只是被這新奇的攤點和匪夷所思的法器名稱吸引,好奇地圍攏過來,對著招牌和那些奇形怪狀的法器指指點點,竊竊私語,臉上滿是忍俊不禁的表情。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這定然又是霍師兄一時興起的玩鬧之舉,或是某種他們無法理解的“行為藝術(shù)”。
然而,江湖從不缺少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位以性格跳脫、喜好惡作劇聞名內(nèi)門的趙師弟,在圍觀了半晌后,終于按捺不住好奇心,抱著“玩玩也無妨”的心態(tài),花費了五塊下品靈石,租用了“滑稽鏡”和“魔音貫耳笛”一個時辰,準備在一次與好友的日常切磋中試試效果。
結(jié)果,效果出乎意料地……拔群!
他的好友李師兄,正凝神靜氣,準備施展一套嫻熟的“流云劍法”,氣勢已然凝聚。突然,只見趙師弟不按常理出牌,猛地從身后掏出一面鏡子對準了他!李師兄下意識一瞥,鏡中那張被扭曲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嘴角還歪到耳根的滑稽鬼臉,讓他瞬間一愣,凝聚的氣勢如同被針扎破的氣球,泄了大半,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就在他心神失守的剎那,一陣毫無規(guī)律、尖銳刺耳又夾雜著沉悶嗡鳴的噪音,如同魔音灌腦,猛地鉆入他的耳中!李師兄只覺得體內(nèi)靈力一滯,劍招瞬間散亂,頭腦發(fā)昏,眼前仿佛有金星亂冒,哪里還使得出半分精妙劍法?最終被趙師弟趁機輕松“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