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艱苦卓絕,遠超想象。精神必須高度集中,絲毫不能松懈,否則一旦失控,材料盡毀事小,引發(fā)陣法反噬后果不堪設想。肉身的負荷更是達到了極限,肌肉在高強度對抗水壓與揮動重錘中酸脹欲裂,骨骼仿佛在呻吟,靈力如同開閘洪水般飛速消耗。汗水剛一滲出毛孔,便瞬間融入周圍沉重的水幕,消失無蹤。那塊暗紅色的北海寒鐵,在他的錘下反復變形、延展、收縮,其顏色也逐漸從最初的暗紅,轉向一種深邃的、仿佛蘊藏著汪洋的幽藍色,表面光澤也變得流動起來,仿佛有活水在其下盤旋。
時間在這密閉的高壓世界中失去了意義。不知持續(xù)了多久,當霍天淵感覺自己的意識因過度消耗而開始模糊,臂膀沉重如灌鉛,丹田內的靈力幾近枯竭時,他憑借著一股頑強的意志,完成了最后一次充滿韻律感的鍛打。他艱難地分出一絲神識,切斷了加熱陣法的能量供應,同時引導“千鈞重水陣”緩緩降低輸出。
如同退潮般,那令人窒息的重壓開始一絲絲抽離。粘稠的水體逐漸恢復常態(tài),最終化作普通的水流,沿著地面預設的溝槽汩汩退去,匯入排水陣法。
“哐當”一聲,霍天淵再也支撐不住,手中黑曜石鍛錘脫手墜地,他整個人也如同被抽去骨頭般,癱軟在地,胸膛劇烈起伏,貪婪地呼吸著驟然變得“輕盈”的空氣,每一次吸氣都帶著火辣辣的痛感,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顫抖。
但他的目光,卻如同最堅韌的磁石,死死吸附在鍛造臺中央那塊已然冷卻定型的金屬之上。
那不再是原本那塊棱角分明、色澤沉黯的“北海寒鐵”。它通體呈現(xiàn)出一種奇異的、流動的銀灰色光澤,仿佛是將月光與深海水色一同熔煉后凝固而成。表面光滑得不可思議,映照出石室內模糊的景象,卻又給人一種錯覺,仿佛其內部有看不見的暗流在緩緩涌動,波光粼粼。它靜靜地臥在那里,散發(fā)著一種既蘊含著千鈞重量,又給人一種詭異輕盈感的矛盾氣息。
霍天淵掙扎著,用顫抖的手臂支撐起身體,蹣跚走到鍛造臺前,伸出因脫力而微顫的手,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那塊奇異的金屬。
入手,是一陣沁入骨髓的冰涼,但并非寒鐵的刺骨之寒,而是一種溫潤的、如同深潭靜水般的涼意。觸感更是奇妙,并非純粹金屬的堅硬,也非流體的柔軟,而是一種極致的、充滿彈性的“韌”,仿佛握住的是一團擁有金屬核心的凝聚水銀,柔韌中蘊含著無法撼動的堅實。他嘗試著用力彎曲這塊金屬,它隨之產生了明顯的形變,但當霍天淵撤去力量,它并非像尋常金屬般保持變形或彈回,而是以一種緩慢而堅定的、如同記憶復蘇般的姿態(tài),緩緩地、幾乎分毫不差地恢復到了最初的形態(tài)!他又取出隨身攜帶的、鋒銳無比的匕首,運足力氣向其邊緣切割而去。鋒刃與那銀灰色表面摩擦,發(fā)出令人牙酸的“吱嘎”聲,卻只留下了一道淺淡的白色劃痕,而且這道劃痕僅僅存在了瞬息,便在那種水波般的流光掠過之后,徹底消失無蹤,表面恢復如初,光滑如鏡!
似水般流動滲透,可柔可變形;又似鋼般堅不可摧,記憶恢復,自我彌合!
霍天淵怔怔地看著手中的奇跡,胸膛中被一股難以言喻的狂喜與震撼所充斥!他成功了!在這九死一生的極限壓力之下,他竟真的打破了常識的壁壘,將“水”的部分本源特性,以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鍛造”并永久地“固化”進了金屬的微觀結構之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兼具流體與固體優(yōu)點的神奇新材料!他強忍著仰天長嘯的沖動,為這種蘊含著流水般靈性與鋼鐵般意志的材料,賦予了它的名字——“流銀”!
當他拖著幾乎散架、卻因極度興奮而煥發(fā)出異樣神采的身軀,捧著那塊不過拳頭大小、卻實際重逾百斤的“流銀”,步履蹣跚地走出那間象征著禁忌與冒險的石室,將其呈現(xiàn)在聞訊趕來的煉器堂諸位同門與長老面前時,整個器鼎峰陷入了一種近乎凝滯的震驚與死寂之中!
所有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從“流銀”上散發(fā)出的那種迥異于任何已知材料的能量波動與物理特質。它徹底顛覆了他們對“金屬”這一概念的固有認知!可以預見,以此“流銀”為基礎煉制的法器,將擁有何等廣闊的想象空間與駭人威能——防御時,它能如流水般化解、分散、吸收一切沖擊;攻擊時,它能瞬間凝聚如神鋼,無堅不摧,變幻莫測;因其獨特的形態(tài)記憶與自我修復特性,更使得以其煉制的法寶幾乎擁有了某種意義上的“不死”特性!
“壓力鍛造法”與“水金屬融合”的全新理念,如同一場思想上的颶風,以無可阻擋之勢席卷了整個煉器堂,其影響甚至驚動了多年不問世事、潛心悟道的太上長老?;籼鞙Y,這個曾經因種種“奇葩”行徑而備受爭議的弟子,再次以這種近乎瘋狂自虐、卻又成果足以改寫部分煉器史的方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在煉器之道上那永不枯竭的探索精神與顛覆性的創(chuàng)造力。
他低頭凝視著手中那團仿佛擁有生命、緩緩流轉著銀光的“流銀”,感受著那冰涼爽滑卻又重若山岳的奇特觸感,嘴角緩緩勾起一抹混合著疲憊、興奮與洞察的復雜笑容,低聲自語,仿佛在與這新生的材料對話:
“極致壓力,方顯本質…水火相激,乃見真金…這道以身為砧、以命為火、高壓慢燉而成的‘硬菜’,其滋味,果然非同凡響。”
這一次,他不僅于極限險境中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神奇材料“流銀”,更在這生死一線的巨大壓力下,為自身的煉器之道,淬煉出了一顆如“流銀”般——外顯柔韌,內蘊剛強,能承受萬鈞重壓,亦可千變萬化、記憶初心——的堅韌道心。前路漫漫,想必還有更多超越常理、挑戰(zhàn)極限的“壓力”與“融合”,在未知的迷霧深處,等待著他去探尋,去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