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伸手握住,好奇發(fā)問。
“我在研習(xí)煉器之術(shù),也算小有所得,如今稱得上一品煉器師,這是我煉的一道法器。”
“它內(nèi)藏二十七重道痕禁制,煉化后可以法力催動機樞,變化為劍、鞭、尺三種形態(tài)。此外其底部凹槽我用了些陣法原理,可以封存一道威力有限的術(shù)法,以備不時之需?!?/p>
李朝歌聞言,哪里不懂此器之妙?
雖然高境修士,所催使的法器早不受限于自身形態(tài),但修為尚淺的修士可達(dá)不到那個地步。他們真斗起法來,若是法力不足,還會輔以拳腳,法器形態(tài)更會講究彼此克制。
而此器藏三種變化,足以打人措手不及,加上可封存一道仙術(shù),豈不是在法力耗盡時,還藏有一擊?
“少蘅師姐果然天縱奇才,陣器竟都有涉及。”
李朝歌的感慨和稱贊,極為誠摯。
“不知道此器可曾有名?”
“我叫它‘三焰’,對應(yīng)了三重變化,以及其主料是屬火的赤銅母?!?/p>
“那朝歌就謝過師姐相贈之情了?!?/p>
少蘅微微一笑。
此器其實倒不是特別為李朝歌所煉。
她修天工術(shù),四藝均要涉及,需不斷嘗試鍛煉,才能真正將所學(xué)融會貫通,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此法器,就是她抽時間練習(xí)時所得,算是一堆廢品中難得的佳作。
也只有借助天工原理,才能將那具備儲存功能的陣法和法器相結(jié)合得十分緊密,并打造出類似符箓的效果。尋常煉器師縱使想要如此煉制,那陣法怕是會直接炸在原材料上。
“朝歌師妹已幫我良多,我自然也要投桃報李。”
再無其他要事,少蘅不再多停留,朝外走去。
而李朝歌也相送至洞府門前,待目光中少蘅已走入一旁自己的洞府中后,這才撤身回返。
桌上兩道卷軸,被她攤開,再度比對其中的信息。
“雖然少蘅師姐只是第二境中期,但她已修成【四象星經(jīng)】,身懷紫薇天火,斗法起來,尋常的后期修士絕不會是她對手。這四人中,最為棘手的莫過于這位叫做‘程素秋’的問星宗弟子,據(jù)說只比那江鳳稍弱幾分,已有了晉升第三境的趨勢。但我仔細(xì)比較,卻仍覺得少蘅師姐會勝?!?/p>
“至于引氣境和紫府境的兩場比斗,那武凌確實了得,扎扎實實修行十余年,據(jù)說已有了九百六十余爐底蘊,可鑄上品黃芽,怕是我李氏會輸。而這紫府境的爭斗,勝負(fù)卻還在五五之?dāng)?sh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