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jié),洛陽城暑氣蒸騰,卻絲毫不減皇城的莊嚴肅穆。太極殿旁的弘文殿內(nèi),涼意沁人,殿外的古柏枝繁葉茂,篩下細碎的光影,落在雕花窗欞上,搖曳生姿。十六歲的太子蕭承澤身著月白錦袍,腰束玉帶,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間既有少年人的清朗,又透著與年齡不符的沉穩(wěn)。今日是他正式協(xié)助蕭玦理政的第一日,案頭已堆滿了厚厚的奏折,每一本都系著不同顏色的絲帶,標注著輕重緩急。
內(nèi)侍輕步走入,躬身稟報:“太子殿下,戶部尚書李大人、工部侍郎陳大人已在殿外等候,求見殿下?!?/p>
蕭承澤抬眸,目光清亮而堅定:“宣他們進來?!鼻笆郎蚯遛o的遭遇與家族的覆滅,讓他自幼便明白權(quán)力與責(zé)任的重量,更在蕭玦與沈清辭的悉心教導(dǎo)下,苦讀經(jīng)史子集,研習(xí)治國方略,早已不是懵懂無知的稚子。
李尚書與陳侍郎身著朝服,緩步走入殿內(nèi),躬身行禮:“臣等參見太子殿下?!?/p>
“兩位大人免禮,請坐?!笔挸袧商质疽猓曇舫练€(wěn),不見絲毫局促。他指尖劃過案頭的奏折,開門見山,“李大人,昨日朕閱過戶部呈上來的江南漕運糧草賬目,發(fā)現(xiàn)其中有些許疑點,漕運損耗率較往年高出三成,不知是何緣由?”
李尚書心中微動,沒想到太子初次理政,便如此敏銳,竟能從繁雜的賬目中發(fā)現(xiàn)問題。他定了定神,躬身回道:“殿下明察。江南近來多雨,河道泥濘,漕船行駛受阻,故而損耗略高?!?/p>
蕭承澤眸光微沉,指尖輕輕敲擊著案面:“李大人,朕已查閱過欽天監(jiān)的記錄,江南今年汛期較往年推遲半月,且雨量適中,并未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洪澇或河道堵塞之事。再者,漕運損耗自有定例,三成損耗遠超常理,恐非天災(zāi),而是人禍吧?”
他的話擲地有聲,李尚書臉色微微一白,額上滲出細密的汗珠。蕭承澤見狀,放緩了語氣:“李大人,朕知道漕運之事繁雜,涉及多方利益,但糧草乃國之根本,關(guān)系到軍民生計,絕不可有半點馬虎。朕希望你能徹查此事,三日之內(nèi),給朕一個明確的答復(fù)。若有官員從中漁利,務(wù)必嚴懲不貸,不得姑息?!?/p>
李尚書心中既驚且愧,連忙躬身應(yīng)道:“臣遵旨!臣定當(dāng)徹查此事,絕不辜負殿下信任?!?/p>
一旁的陳侍郎見狀,心中暗自贊嘆太子的敏銳與魄力。他上前一步,遞上一份奏折:“殿下,這是工部關(guān)于修繕洛陽城外護城河的方案,還請殿下過目?!?/p>
蕭承澤接過奏折,仔細翻閱起來。方案中詳細列出了修繕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規(guī)劃看似周全,但他總覺得哪里不妥。他抬眸看向陳侍郎:“陳大人,護城河修繕是關(guān)乎都城防御與民生的大事,朕自然支持。但方案中提及要征調(diào)周邊三縣的民夫,共計五千人,工期三個月。朕想問,此時正值農(nóng)忙時節(jié),征調(diào)如此多的民夫,會不會影響秋收?”
陳侍郎一怔,顯然未曾考慮到這一點,連忙回道:“殿下思慮周全,臣確實未曾顧及農(nóng)時。只是護城河修繕工期緊迫,若等到秋收之后,恐入冬河水結(jié)冰,無法施工。”
蕭承澤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亮光:“此事并非沒有兩全之策。朕以為,可減少征調(diào)民夫的數(shù)量,改為招募閑散人員與工匠,給予優(yōu)厚的工錢,這樣既能保證工程進度,又不會影響農(nóng)忙。同時,可將工期分為兩期,先修繕防御最為薄弱的河段,待秋收之后,再完成剩余工程。此外,修繕所用的石料與木材,可從去年修繕宮城剩余的材料中調(diào)撥,這樣還能節(jié)省一筆開支。”
他的建議條理清晰,兼顧了工程進度、民生與財政,讓陳侍郎茅塞頓開,連忙躬身行禮:“殿下英明!臣即刻按照殿下的意思修改方案,再呈陛下與殿下審閱?!?/p>
送走兩位大臣后,蕭承澤揉了揉眉心,繼續(xù)批閱奏折。不知不覺間,日頭已升至中天,內(nèi)侍端來精致的膳食,他卻只是簡單吃了幾口,便又投入到政務(wù)之中。前世的記憶如同警鐘,時刻提醒著他,唯有手握實權(quán),具備足夠的能力,才能守護好自己的親人,守護好大齊的江山。
下午,蕭承澤前往坤寧宮拜見沈清辭。坤寧宮內(nèi),花香氤氳,沈清辭正坐在窗邊看書,身著素雅的宮裝,氣質(zhì)溫婉而寧靜。看到蕭承澤進來,她放下書卷,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承澤,今日理政還順利嗎?”
蕭承澤走到她身邊,躬身行禮后,便將上午處理漕運賬目與護城河修繕方案的事情一一告知。沈清辭認真傾聽著,眼中滿是欣慰:“你做得很好,既保持了原則,又懂得變通,沒有辜負你父皇的期望?!?/p>
她頓了頓,話鋒一轉(zhuǎn):“不過,漕運之事牽扯甚廣,江南漕運總督是前朝老臣,背后牽扯著不少世家勢力,你讓李尚書徹查,恐怕會遇到不小的阻力。還有護城河修繕,雖然你的方案可行,但招募工匠與調(diào)撥材料,都需要各部門的配合,若有人從中作梗,工程也難以順利推進?!?/p>
蕭承澤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凝重:“母后所言極是,兒臣也考慮到了這些。只是兒臣初涉朝政,根基未穩(wěn),不知該如何應(yīng)對?!?/p>
沈清辭握住他的手,眼神溫和而堅定:“承澤,治國如治水,堵不如疏。面對阻力,一味強硬打壓并非良策,要懂得審時度勢,借力打力。漕運之事,你可讓李尚書暗中收集證據(jù),同時將此事告知你父皇,借助你父皇的權(quán)威,震懾那些暗中作梗之人。至于護城河修繕,你可親自前往工部與戶部,與相關(guān)官員商議,明確各部門的職責(zé)與期限,同時派監(jiān)察御史監(jiān)督工程進度與資金使用情況,防止有人從中舞弊?!?/p>
她從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玉佩,遞給蕭承澤:“這是暖玉的伴生玉,雖無暖玉那般強大的力量,卻能讓你感知到身邊人的善惡之心,在與人打交道時,可助你明辨是非。你要記住,作為儲君,不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與果斷的決策力,還要懂得識人、用人,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p>
蕭承澤接過玉佩,入手溫潤,心中滿是感動:“多謝母后指點,兒臣謹記在心。”
離開坤寧宮后,蕭承澤按照沈清辭的建議,即刻前往御書房拜見蕭玦。蕭玦正在批閱奏折,看到他進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承澤,今日理政可有收獲?”
蕭承澤躬身回道:“父皇,兒臣今日處理了漕運與護城河修繕兩件事,雖有初步的方案,但恐會遇到阻力,特來向父皇請示?!彼麑⑹虑榈膩睚埲ッ}一一稟報,并呈上了自己的處理方案。
蕭玦仔細聽著,眼中閃過贊許之色:“你的方案很周全,考慮到了民生與財政,實屬難得。漕運之事,朕會給李尚書下一道密旨,讓他全力徹查,任何人不得阻撓。至于護城河修繕,朕會命監(jiān)察御史全程監(jiān)督,確保工程順利推進。你大膽去做,父皇是你最堅實的后盾。”
得到蕭玦的支持后,蕭承澤信心倍增。他回到弘文殿,即刻下令,命李尚書暗中徹查漕運損耗過高之事,同時派監(jiān)察御史前往江南,協(xié)助調(diào)查。對于護城河修繕,他親自前往工部與戶部,與相關(guān)官員召開會議,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zé)與期限,并強調(diào)了工程的重要性,要求各部門通力合作,不得推諉扯皮。
然而,事情的進展并非一帆風(fēng)順。幾日后,李尚書向蕭承澤稟報,漕運損耗過高之事確實涉及官員舞弊,但涉案官員中有一人是吏部尚書的侄子,吏部尚書從中作梗,阻撓調(diào)查,導(dǎo)致證據(jù)收集困難。
蕭承澤聞言,眸光微寒。吏部尚書是世家勢力的代表,向來與寒門官員不和,此次顯然是想包庇自己的侄子。他沒有絲毫猶豫,當(dāng)即決定前往吏部,與吏部尚書當(dāng)面交涉。
吏部尚書府內(nèi),氣氛凝重。吏部尚書端坐于堂上,神色傲慢,顯然并未將這位年輕的太子放在眼里:“太子殿下,此事恐怕是個誤會,犬侄一向勤勉奉公,絕不可能做出舞弊之事。李尚書的調(diào)查,恐怕有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