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本該是天高氣爽、五谷豐登的時節(jié),然大齊王朝的疆域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旱魃籠罩得喘不過氣。洛陽城的天空湛藍得近乎殘酷,沒有一絲云彩遮蔽,毒辣的日頭如同燒紅的烙鐵,炙烤著大地,連皇城根下的古柏都褪去了往日的蒼勁,葉片卷曲發(fā)黃,失去了生機;護城河水水位驟降,露出大片干裂的河床,河底的鵝卵石被曬得滾燙,空氣中彌漫著塵土與焦糊的氣息,吸入鼻腔都帶著灼痛感。
坤寧宮的庭院里,金桂的花瓣早已被曬得干枯,落在滾燙的青石板上,一踩便碎成粉末。沈清辭身著素色宮裝,站在廊下,望著頭頂刺目的驕陽,眉頭緊蹙,神色凝重。腰間的明德鳳佩散發(fā)著微弱的涼意,卻絲毫驅(qū)散不了她心中的焦灼。連日來,她通過暖玉的力量感知天下,北方大地的干裂、百姓的哀嚎,如同利刃般刺痛著她的心。
“母后?!笔挸袧煽觳阶邅?,一身青色常服早已被汗水浸濕,貼在身上,年輕的臉龐帶著掩飾不住的疲憊與焦慮,“剛收到北方各州府的急報,旱情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嚴重。幽州、冀州、并州等地已經(jīng)連續(xù)兩個月滴雨未下,田地干裂,莊稼枯死,河床見底,百姓們沒有糧食,沒有水源,已經(jīng)開始流離失所了?!?/p>
他遞上一份厚厚的急報,紙張上的字跡因書寫者的急切而略顯潦草,字里行間都透著絕望:“幽州刺史奏報,當?shù)匕傩諡榱藸帄Z水源,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多次斗毆,甚至有村落因此結(jié)仇;冀州的糧價已經(jīng)漲到了平日的十倍,仍有價無市,不少百姓只能以樹皮、草根為食,甚至有人開始吃觀音土,已有多人因腹脹而死?!?/p>
沈清辭接過急報,逐字逐句地看著,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前世,她被困冷宮時,也曾聽聞過一場大旱,只是那時她自顧不暇,不知這場旱災竟如此慘烈。如今身為皇后,百姓的疾苦如同壓在她心頭的巨石,讓她喘不過氣。
“暖玉感知到,北方已有數(shù)十萬百姓淪為流民,正朝著南方遷徙。”沈清辭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沿途官府的糧倉早已空虛,無力救濟,流民們饑寒交迫,不少老人、孩子倒在了遷徙的路上,甚至出現(xiàn)了人吃人的慘狀?!?/p>
蕭承澤聞言,臉色驟變,眼中滿是震驚與痛心:“人吃人?怎么會這樣……”他雖自幼接受帝王教育,知曉民生疾苦,卻從未想過,一場旱災竟能將人間變成煉獄。
“民以食為天,食盡則亂生。”沈清辭語氣凝重,“若不盡快采取措施,流民數(shù)量會越來越多,一旦形成規(guī)模,恐會引發(fā)民變,動搖國本?!?/p>
正在這時,蕭玦身著玄色龍袍,快步走進庭院,眉宇間帶著風雨欲來的沉郁。顯然,他也收到了各地的急報?!扒遛o,承澤,情況危急?!笔挮i的聲音沉厚有力,卻難掩焦慮,“剛剛收到密報,匈奴得知我大齊遭遇旱災,邊境防御空虛,已在邊境集結(jié)兵力,蠢蠢欲動,隨時可能南下侵擾?!?/p>
內(nèi)有旱災肆虐,外有強敵環(huán)伺,大齊王朝瞬間陷入了內(nèi)憂外患的絕境。沈清辭心中一沉,她知道,這場旱災不僅是對百姓的考驗,更是對大齊王朝的嚴峻挑戰(zhàn)。
“陛下,當務之急,是穩(wěn)定內(nèi)部,安撫流民,否則內(nèi)憂外患疊加,后果不堪設想?!鄙蚯遛o冷靜地說道,“匈奴雖在邊境集結(jié)兵力,但他們也需忌憚我大齊的軍事實力,短期內(nèi)未必敢貿(mào)然進攻。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時機,集中力量應對旱災,安撫民心?!?/p>
蕭玦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贊許:“皇后所言甚是。朕已命秦風將軍加強邊境防御,嚴防匈奴入侵。國內(nèi)的旱災,就交給朕與皇后、太子共同應對。”他轉(zhuǎn)向蕭承澤,語氣嚴肅,“承澤,你即刻前往戶部,盤點全國糧倉的存糧,統(tǒng)計可用于賑災的糧食數(shù)量;同時,命人前往南方豐饒之地,緊急調(diào)運糧食,支援北方受災地區(qū)?!?/p>
“兒臣遵旨!”蕭承澤躬身領命,轉(zhuǎn)身便要離去。
“等等?!鄙蚯遛o叫住他,從袖中取出暖玉的伴生玉,遞給她,“帶上這個,它能幫你感知人心,防止有人在調(diào)運糧食的過程中中飽私囊,確保糧食能真正送到百姓手中。同時,若遇到緊急情況,可通過它與我聯(lián)系?!?/p>
蕭承澤接過玉佩,入手溫潤,心中滿是感動與堅定:“母后放心,兒臣定不辱使命!”
蕭承澤離去后,蕭玦與沈清辭來到御書房,召集重臣商議賑災事宜。御書房內(nèi),氣氛凝重,百官們神色各異,有焦慮者,有擔憂者,也有面露難色者。
“陛下,皇后娘娘,全國糧倉的存糧雖不算匱乏,但分散各地,北方受災地區(qū)路途遙遠,糧食調(diào)運困難,且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恐怕難以在短期內(nèi)緩解災情?!睉舨可袝畲笕斯碜嗟溃Z氣中帶著一絲無奈。
“是啊,陛下。”兵部尚書也出列奏道,“如今北方多地道路因干旱而干裂塌陷,糧草運輸極為不便,且流民眾多,沿途治安混亂,恐會遭遇劫掠,糧草難以安全送達?!?/p>
“那你們說,該怎么辦?”蕭玦語氣冰冷,眼中帶著一絲不耐,“難道就讓百姓們自生自滅嗎?”
百官們面面相覷,無人敢應答。此時,一位老臣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可暫時關閉北方邊境的關卡,阻止流民南下,以免流民涌入中原,引發(fā)更大的混亂。同時,優(yōu)先保障都城及周邊地區(qū)的糧食供應,確保朝廷根基穩(wěn)固?!?/p>
“荒謬!”沈清辭聞言,厲聲反駁,“流民也是我大齊的百姓,豈能因怕麻煩而棄之不顧?關閉關卡,只會讓流民們陷入絕境,加劇民怨,到時候引發(fā)的就不是混亂,而是起義!都城的根基,從來都不是靠犧牲百姓換來的,而是靠百姓的擁護!”
老臣臉色一白,躬身說道:“皇后娘娘息怒,臣只是……只是擔心流民過多,難以安置。”
“安置困難,便想辦法解決,而不是逃避!”沈清辭語氣堅定,“百姓是國家的根本,若根本動搖,都城再穩(wěn)固又有何用?當年大禹治水,尚且知道堵不如疏,如今面對流民,我們更應主動接納,妥善安置,而不是將他們拒之門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