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玦冷哼一聲:“念在你未造成實質性危害,朕饒你不死,但你勾結舊部、意圖舞弊,罪不可赦!傳朕旨意:將趙德安革職查辦,永不錄用!另選正直可靠的官員擔任恩科考官,務必保證考試公平!”
此事過后,百官對沈清辭的敬佩又多了幾分。他們沒想到,這位看似柔弱的皇后,不僅精通權謀,還如此注重細節(jié),連官員的私下往來都能查得一清二楚。不少原本對“后宮干政”心存顧慮的老臣,也漸漸放下了偏見,開始主動與沈清辭商議朝政。
五月中旬,江南傳來消息,蘇州、杭州等地因連日暴雨,導致河水泛濫,淹沒了大量農田。沈清辭得知后,立刻與蕭玦商議對策,提出“以工代賑”的方案——組織災民修建河堤,官府按日支付糧食作為報酬,既解決了災民的溫飽問題,又能加固河堤,防止日后再次發(fā)生水災。
為了確保方案順利實施,沈清辭還特意推薦了前世因治水有功而聞名的官員張啟元,讓他前往江南督辦治水事宜。蕭玦對沈清辭的建議深信不疑,當即下旨任命張啟元為江南治水總督,并調撥十萬兩白銀作為治水經(jīng)費。
張啟元到任后,果然不負眾望。他按照沈清辭提出的方案,組織災民分段修建河堤,同時改進治水工具,提高施工效率。不到一個月,江南的水患便得到了有效控制,災民也通過勞動獲得了足夠的糧食,再也沒有出現(xiàn)往年的饑荒景象。消息傳回京城,百官紛紛上奏稱贊,連素來保守的禮部侍郎都在朝會上公開表示:“皇后娘娘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輔佐陛下治理天下,實乃我大渝之幸!”
沈清辭的輔政才能不僅得到了百官的認可,更贏得了百姓的愛戴。京城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百姓稱贊帝后同心、國泰民安的歌謠;各地送來的奏折中,也頻頻提及百姓對“皇后新政”的擁護。沈清辭看著這些奏折,心中滿是欣慰——前世她只能在冷宮中哀嘆命運不公,今生卻能憑借自己的力量守護萬民,這份改變,是她重生后拼盡全力換來的。
這日傍晚,沈清辭從軍機處回到坤寧宮,晚翠正拿著一幅畫卷迎上來:“娘娘,這是民間畫師送來的《帝后巡視圖》,畫的是陛下與您一同前往西北賑災的場景,您快看看。”
沈清辭展開畫卷,只見畫中蕭玦身著龍袍,她身著鳳裝,兩人并肩站在賑災棚前,面帶溫和的笑容,周圍的災民們紛紛跪地致謝,眼中滿是感激。畫中的背景是一片豐收的農田,金黃的麥浪在風中起伏,象征著賑災過后的希望與生機。
“畫得真好?!鄙蚯遛o輕輕撫摸著畫卷,眼中滿是笑意,“把它掛在書房吧,也算是對我們這段時間努力的紀念。”
晚翠剛將畫卷掛好,蕭玦便走進了坤寧宮。他看到墻上的畫卷,走到沈清辭身邊,從身后輕輕抱住她:“清辭,今日江南送來奏折,張啟元說治水工程進展順利,災民們都已重返家園,開始播種新的莊稼了?!?/p>
沈清辭靠在蕭玦懷中,感受著他溫熱的氣息,心中滿是踏實:“太好了,這樣江南的百姓就能安心生活了。陛下,等忙完這段時間,我們要不要親自去江南看看?也好了解一下當?shù)氐拿裆闆r。”
蕭玦點點頭,下巴輕輕抵在她的發(fā)頂:“好,等恩科考試結束,朕便陪你去江南。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辦——明日早朝,朕打算正式下旨,設立‘鳳儀臺’,讓你協(xié)助朕處理朝政,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
沈清辭心中一震,轉頭看向蕭玦:“陛下,這樣會不會引起百官的反對?畢竟祖制中從未有過皇后設立專門機構輔政的先例?!?/p>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蕭玦握住她的手,眼神堅定,“你的才能有目共睹,百官早已心服口服。設立鳳儀臺,不僅是對你的認可,更是為了讓大渝的朝政更加清明。朕相信,有你在身邊,大渝定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p>
沈清辭看著蕭玦眼中的信任與期待,心中滿是感動。她知道,設立鳳儀臺意味著她將擁有更高的權力,也將承擔更多的責任,但她毫不畏懼——前世的苦難早已磨礪出她堅韌的意志,今生的機遇更讓她有信心輔佐蕭玦,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太平江山。
次日早朝,蕭玦宣布設立“鳳儀臺”的旨意時,百官果然沒有反對,反而紛紛跪地祝賀:“陛下英明!皇后娘娘賢德,輔佐陛下治理天下,實乃我大渝之福!臣等遵旨!”
沈清辭站在蕭玦身邊,看著階下整齊跪拜的百官,感受著暖玉傳來的溫潤力量,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堅定。她知道,這只是她輔政生涯的新起點,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zhàn)等著她——整頓科舉、改革稅制、加強邊防……但她不再是孤軍奮戰(zhàn),她有蕭玦的支持,有百官的臣服,有百姓的擁護,更有那顆歷經(jīng)磨難卻始終熾熱的初心。
夕陽西下,金色的余暉灑在太和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沈清辭與蕭玦并肩走出殿門,宮道兩旁的宮燈漸漸亮起,暖黃的光芒映著兩人的身影,悠長而溫暖。沈清辭輕輕握住蕭玦的手,眼中滿是憧憬:“陛下,我們一定會把大渝治理得越來越好,讓百姓都能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p>
蕭玦緊緊回握她的手,語氣鄭重而溫柔:“一定會的。有你在,朕無所不能;有我們同心協(xié)力,大渝的未來定會錦繡輝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