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衍微服出游,與那風(fēng)韻“采藥婦人”的山間偶遇,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石子,雖未掀起驚濤駭浪,卻也在某些人心中蕩開了圈圈漣漪。
然而,江東之行的主要目的已然達(dá)成,聯(lián)盟穩(wěn)固,聯(lián)姻已定,荀衍不打算再多做停留。
北疆冥禍如懸頂之劍,洛陽中樞亦需他坐鎮(zhèn)決策。
臨行前,孫策于吳宮偏殿設(shè)下小范圍餞行宴,僅有周瑜、魯肅等寥寥數(shù)人作陪。
酒至半酣,孫策屏退左右,只留周瑜在側(cè),他起身對荀衍鄭重一禮,神色不似往日霸烈,反而帶著一絲武者對更強(qiáng)者的請教之意:
“王上,策有一事相求?!?/p>
孫策目光灼灼,
“自先父去后,策接掌江東,雖日夜勤修,自覺武藝亦有精進(jìn),然……總覺仿佛隔著一層無形障壁,難以真正酣暢淋漓,更無法觸及父親昔日那般沙場縱橫、無所顧忌的境界。王上修為通天,眼光卓絕,不知可否為策解惑?”
他這番話出自真心。
孫堅(jiān)早亡,留給孫策的不僅是基業(yè),更有那份“江東猛虎”武道傳承的壓力。
他天賦異稟,勇烈過人,但年少繼位,內(nèi)憂外患,心中其實(shí)一直繃著一根弦。
這份壓力無形中影響了他的武道心境,使得他的“霸戟”之道,剛猛有余,卻少了一份真正打破一切束縛、唯我獨(dú)尊的決絕氣魄。
荀衍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盟友,能感受到他體內(nèi)那奔騰如大江、卻隱隱被堤壩束縛的氣血與戰(zhàn)意。
他略一沉吟,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問:
“伯符,你揮戟之時,心中所想為何?”
孫策一怔,答道:
“自然是為破敵,為取勝,為守護(hù)江東基業(yè)!”
“這便是了?!?/p>
荀衍放下酒杯,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人心,
“你的戟,承載了太多。父輩的榮光,江東的重?fù)?dān),臣屬的期望……這些,都成了你心中的‘枷鎖’。你的霸戟,霸得是外敵,卻未曾霸破你內(nèi)心的藩籬?!?/p>
他站起身,并未動用修為,只是以指代戟,在空中隨意一劃。
這一劃,看似簡單,卻蘊(yùn)含著一股一往無前、舍我其誰、連自身生死、榮辱、牽掛都可一并斬?cái)嗟募兇庖庵荆?/p>
“霸者,非只對外,更需對內(nèi)!霸戟之真意,在于‘心無掛礙,則戟無邊界’!要有一戟既出,即便前方是天地阻隔、是父輩英魂、是自身執(zhí)念,也敢一并劈開的決絕!”
“唯有如此,你的戟,才能真正‘活’過來,才能真正承載起你孫伯符自己的‘道’,而非僅僅是孫文臺的‘道’!”
這番話,如同驚雷,直接在孫策腦海中炸響!
他渾身劇震,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又轉(zhuǎn)為潮紅。
荀衍的話,精準(zhǔn)無比地戳中了他內(nèi)心最深處的癥結(jié)!
他一直活在父親的陰影與江東的責(zé)任下,他的霸,始終帶著一份“證明”與“守護(hù)”的刻意,少了那份純粹到極致的“自我”!
“心無掛礙……戟無邊界……劈開一切……”
孫策喃喃自語,眼神從迷茫,逐漸變得銳利,變得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