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去地方為官也好?。?/p>
六品文官執(zhí)掌一方。
有后世無數(shù)好點子,我難道還撈不到政績?
那不如一頭撞死。
在地方待幾年撈政績養(yǎng)望,再回京師為官,此刻聲勢已成……
就這么廝混,直至進內(nèi)閣。
對了,要避開奪門之變。
那一年最好在地方為官。
可老于怎么辦?
唐青莫名想到了于謙。
就坐視這位于大爺被拉到菜市場砍頭。
唐青嘆息,“我有一大家子拖著,對不住了啊!于大爺!”
他口中的于大爺此刻正看著一份名冊,不滿的對稟告的官員說:“這些都是權貴子弟,可曾沙場建功立業(yè)?”
第92章副作用來了
官員搖頭,“未曾,不過上次京師之外剿匪倒是報了功勞?!?/p>
“你覺著那是功勞?”于謙屈指敲打桌子,“那是明晃晃的混資歷。一群敗類!”
您說什么就是什么唄……官員不敢爭執(zhí),“于侍郎,上面說此行要重視,都督府和兵部聯(lián)手,該給的都給好的。”
“誰的主意?”
“王振?!?/p>
官員低著頭,等著于侍郎的譏諷。
良久,就聽于謙說:“這份名冊上的子弟,都是混功勞的敗類。”
得!
我就知曉會這樣。
官員做好了和宮中司禮監(jiān)打擂臺的準備。
“少了一人?!?/p>
官員愕然:“誰?”
“上次剿匪是誰大放異彩,識破了賊人夜襲的計謀?”
“那個誰……江寧伯的嫡孫唐青,此子如今代掌西城兵馬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