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活口都沒留……
……
本著誰也不得罪的原則,于大章盡可能讓自己看起來慌亂又無辜。
不是他矯情,而是他早就過了年少輕狂的年紀(jì)。
于大章的心理年齡已經(jīng)三十多了。
再加上做刑警這行,更是見慣了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成年人嘛,自有一套自己的價(jià)值觀。
這么說吧,為什么職場上都不愿意要三十五歲以上的求職者?
明明這個年齡段正是經(jīng)驗(yàn)豐富、身富力強(qiáng)的時候。
給出的理由無非就是,活力不足、動力不足、沖勁不如年輕人。
其實(shí),真正的理由是:不好洗腦了。
什么年齡段的人最好忽悠?
那肯定是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
隨便畫個餅,就可以讓他們乖乖聽話。
別信網(wǎng)上那些零零后整頓職場。
你去那些大公司看看,撅著屁股玩命干的,全是零零后。
曾經(jīng)有個上市公司的hr給出過這樣一段話:
由于年輕人是一張白紙,容易塑造和管理,而三十五歲以上的員工較為固執(zhí),難以接受新事物。
是不是品出點(diǎn)什么了。
沒錯,三十五歲以上的員工忽悠不動了。
他們已經(jīng)被忽悠了十多年,早就被忽悠瘸了,就算是個傻子也醒悟了。
忽悠年輕人那一套,在他們眼里就跟過家家似的,沒有任何效果。
你跟他講理想,他跟你講勞動法。
你讓他拄拐,他已經(jīng)坐上輪椅了。
雙腳離地了,病毒就關(guān)閉了,聰明的大腦重新占領(lǐng)高地了。
此時的于大章就處于這個狀態(tài)。
之前市局拋來的橄欖枝都讓他給撅折了。
國安那就更不能去了,還是那句話: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你的性格將來會樹敵無數(shù)?!崩蠲麽摾^續(xù)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