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立刻召集隊員開會,“小王,你帶人去紡織廠周邊排查,重點找使用這種勞保服的維修點,特別是有機械維修業(yè)務的。小周,你負責調取紡織廠倒閉前的員工名單,看看有沒有符合死者特征的失蹤人員?!?/p>
與此同時,解剖室里的二次檢查也有了新發(fā)現。林曉在死者的頭發(fā)里找到了一根細小的金屬絲,直徑約0。1cm,呈銀白色?!皬埨蠋?,這根金屬絲不是死者衣物上的,也不是現場環(huán)境中的,很可能是兇手留下的?!彼d奮地將金屬絲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表面有磨損痕跡,還有少量的潤滑油殘留,和死者胃內容物里的潤滑油成分一致?!?/p>
張林立刻對金屬絲進行了檢測:“這是高強度不銹鋼絲,常用于機械軸承的固定,結合潤滑油成分,死者生前很可能在維修大型機械時接觸到這種金屬絲,而兇手也很可能從事相關職業(yè)?!?/p>
這個發(fā)現讓案件的偵破有了新的方向。李明接到消息后,立刻調整排查范圍:“重點排查有大型機械維修業(yè)務的維修點,特別是近期有員工失蹤的。另外,技術科立刻對金屬絲進行溯源,看看是哪個廠家生產的?!?/p>
夜幕再次降臨,刑偵支隊的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張林和林曉還在解剖室里忙碌著,他們將死者的衣物逐一拆解,用紫外線燈仔細照射每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線索。李明則帶著隊員們分析著排查到的信息,雖然死者身份依舊不明,兇手也還在逍遙法外,但他們手中的線索越來越多——工業(yè)潤滑油、不銹鋼絲、深藍色纖維、穿黑色連帽衫的男人,這些線索就像散落的珍珠,總有一天會被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證據鏈。
晚上八點,張林終于完成了所有的解剖工作,他將解剖報告整理好,送到李明的辦公室?!八勒叩脑敿毿畔⒍荚谶@里了,包括他的骨骼特征、牙齒特征和dNA數據,我們已經錄入全國失蹤人口數據庫,一旦有匹配信息會立刻通知我們?!?/p>
李明接過報告,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專業(yè)術語和詳細的分析,心里充滿了感激。他知道,法醫(yī)工作是案件偵破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每一個精準的判斷,每一個細微的發(fā)現,都可能成為偵破案件的關鍵?!爸x謝你,張法醫(yī),辛苦了?!?/p>
“這是我們的職責?!睆埩中α诵Γ皩α?,死者的胃內容物檢測結果出來了,沒有發(fā)現毒物成分,排除了毒殺的可能,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機械性窒息的死亡原因。”
就在這時,李明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小周打來的:“李隊,有重大發(fā)現!紡織廠倒閉前的員工名單里,有一個叫馬建國的男人,48歲,機械維修工,三年前失蹤,特征和死者完全吻合——右手食指中指有老繭,左臉頰有疤痕,右眉骨有陳舊性骨折,而且他的血型也是A型!”
“太好了!”李明猛地站起身,“立刻聯系馬建國的家人,進行dNA比對,確認死者身份。另外,查馬建國的社會關系,看看他和哪些人有矛盾,特別是工作上的競爭對手?!?/p>
張林聽到這個消息,也松了口氣。雖然案件還沒有偵破,但死者身份的確認,無疑為后續(xù)的偵查工作打開了一扇大門。他走出李明的辦公室,看著窗外的夜空,心里充滿了期待。他知道,只要他們堅持下去,將每一個線索都追查到底,就一定能找到殺害馬建國的兇手,給死者和他的家人一個遲來的正義。而他和他的團隊,也會繼續(xù)在解剖臺上堅守,用專業(yè)和細致,解讀每一具尸體留下的“證言”,讓真相大白于天下。
法醫(yī)這邊的線索剛梳理出脈絡,小周帶著監(jiān)控調查小組的隊員匆匆走進了李明的辦公室,臉上滿是疲憊卻又帶著幾分復雜的神色?!袄铌?,北方大廈監(jiān)控里那個穿黑色連帽衫的人影,我們找到了。”他將一疊資料拍在桌上,順手拿起桌上的涼敗開灌了大半瓶,“不過情況有點棘手,這人跟命案沒關系。”
“沒關系?”李明皺起眉,拿起資料翻看起來。小周口中的“棘手”,他大致能猜到——要么是線索中斷,要么是查出的結果與預期偏差太大?!霸敿氄f說,怎么回事?!?/p>
“我們從北方大廈b1層的監(jiān)控斷點開始查起,雖然地下室的監(jiān)控壞了,但大廈外圍的六個監(jiān)控和周邊街道的十八個治安監(jiān)控都能正常工作?!毙≈茳c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調出監(jiān)控截圖的時間線,“這人是凌晨零點十七分從大廈西側的消防通道出來的,出來的時候手里拎著個黑色雙肩包,低頭快步往東邊的老城區(qū)走。我們順著他的行走軌跡一路調監(jiān)控,發(fā)現他最后進了老城區(qū)的‘利民巷’,那地方全是低矮的平房和小胡同,監(jiān)控覆蓋率低,差點就跟丟了?!?/p>
林曉端著剛泡好的熱茶走進來,遞給小周一杯:“輝哥,你們追了多久?我聽技術科的同事說,你們從早上一直查到現在沒合眼。”
“可不是嘛,利民巷里全是租房的外來務工人員,我們哎家挨戶排查,問了三十多戶人才摸到線索?!毙≈芎攘丝跓岵?,緩了緩神,“線索是一個廢品收購站的老板提供的,他說凌晨一點左右,有個穿黑色連帽衫的年輕人來賣過一批銅制零件,看款式像是寫字樓里用的空調配件。我們根據老板描述的體貌特征,結合監(jiān)控里的步態(tài)分析,鎖定了住在巷尾32號的租客——一個叫吳小龍的年輕人,22歲,安徽人,在附近的裝修公司當學徒?!?/p>
李明的手指在資料上輕輕敲擊:“你們已經接觸過他了?他承認自己進過北方大廈地下室?”
“不僅承認了,還把偷的東西都交出來了?!毙≈茳c開電腦里的物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