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覺得用大錘敲打道釘既費力又危險,便改良了一種利用杠桿原理的快速固定裝置。
甚至還有兩個標段的營正,為了爭奪一臺新運來的蒸汽起重機的使用權,差點在工地上打了起來,最后被宋胤星哭笑不得地拉開。
而創(chuàng)刊不久的《大明日報》,則成了這場競賽的官方裁判和最大推手。
報紙的頭版,最醒目的位置,每天都會用加粗的黑體字,刊登各個標段的最新進度。
“京津鐵路工程進度日報:”
“一號標段:已完成三十七里零一百二十丈。”
“二號標段:已完成三十六里零二百九十丈?!?/p>
“……”
進度被精確到了“丈”這個單位。
鐵路的里程數(shù),在短短幾天之內,成了整個大明帝國,上至朝堂之上的達官貴人,下至街頭巷尾的販夫走卒,每天醒來后最關心的話題。
其熱度,甚至遠遠超過了剛剛大捷的南洋戰(zhàn)事。
無數(shù)嗅覺敏銳的商賈,在最初的震驚過后,立刻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
他們瘋了一般,帶著成箱的銀票,涌向天津衛(wèi)和北京規(guī)劃的終點站——正陽門外。
他們開始不計成本地,瘋狂搶購那兩片區(qū)域附近的土地和房產。
在他們看來,這些現(xiàn)在還略顯荒涼的土地,在三個月后,必將成為整個大明,乃至整個世界,寸土寸金的黃金之地!
整個帝國,都在一種混雜著期待、質疑、興奮與狂熱的復雜情緒中,屏息凝神。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三個月后。
投向了那個決定命運的日子——皇帝的萬壽節(jié)。
他們在等待著,等待著親眼見證一個亙古未有的奇跡。
或者,一個天大的笑話。
喜歡大明逆子:從土木堡開始挽天傾請大家收藏:()大明逆子:從土木堡開始挽天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