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百官們精神煥發(fā),腰桿挺得筆直,臉上洋溢著一種發(fā)自骨髓的自信與驕傲。
他們看著龍椅上那位依舊帶著幾分病容的年輕帝王,眼神中充滿了最純粹的敬畏與崇拜。
這一年,對內(nèi),財稅改革大獲成功,國庫充盈。
對外,北伐瓦剌,東平倭寇,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勝利。
大明帝國,在這位年輕皇帝的帶領(lǐng)下,正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掙脫泥潭,重返巔峰。
朝會的各項議程有條不紊地進行。
最后,戶部尚書陳循,手捧著一本厚厚的賬冊,顫巍巍地走了出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們知道,這是對景泰二年財政的最終總結(jié)。
“啟奏陛下!”陳循的聲音因為極度的激動而有些變調(diào),他那張老臉上,此刻漲得通紅。
“景泰二年,全國田賦、商稅、鹽鐵等各項內(nèi)陸稅收,經(jīng)戶部核算,共計……白銀一千六百五十萬兩!”
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比去年那個被譽為“奇跡”的一千五百三十萬兩,又有所增長。殿內(nèi)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贊嘆聲。
僅僅一年,在沒有加征任何苛捐雜稅的情況下,國庫歲入便又平添百萬,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
但這還不是重點。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聚焦在陳循手中那本賬冊的最后一頁。
那里,記錄著一個全新的、所有人都無比好奇的數(shù)字。那里,承載著大明帝國未來的希望。
陳循深吸一口氣,他感覺自己的心臟快要跳出胸膛。他翻開了那一頁,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幾乎是吼出了那個讓整個奉天殿都為之瘋狂的數(shù)字。
“另,市舶三司,自九月開市以來,僅僅三個月!”
他的聲音在巨大的殿堂內(nèi)回蕩,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百官的心上。
“征得關(guān)稅總收入,共計……白銀……一百二十萬兩?。?!”
“轟!”
整個奉天殿,瞬間被這個數(shù)字徹底引爆了!
短暫的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嘯般的驚呼與議論。
“三個月!一百二十萬兩?!”一名內(nèi)閣大學(xué)士失態(tài)地站了起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那豈不是說,僅此一項,一年便可為國庫增收近五百萬兩白銀?!”另一名六部尚書,聲音都在發(fā)顫,他飛快地在心中算了一筆賬,隨即被自己得出的結(jié)論嚇得臉色發(fā)白。
“天哪!五百萬兩!這……這相當于過去大明財政總收入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