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頭部隊早已入城半個時辰,后續(xù)的車隊,卻依舊在十里之外。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飛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十里長龍!運銀子的車隊排了十里長!”
“天爺??!一輛車得裝多少銀子?這幾百輛車,得是多少錢?”
百姓們瘋了。
他們丟下手中的活計,沖出家門,涌向長街。
他們爬上屋頂,探出窗沿,只為親眼目睹這千古未有的奇觀。
當那沉重的大車從他們面前駛過,當他們親眼看到那堅硬的青石板路,都被壓出一道道清晰的白痕時,壓抑已久的驚嘆與歡呼,終于如火山般轟然爆發(fā)!
“萬歲!”
“大明萬歲!陛下萬歲!”
他們歡呼的,不僅僅是財富。
對于這些經(jīng)歷過土木堡之變、經(jīng)歷過瓦剌圍城、經(jīng)歷過人心惶惶的京城百姓而言,這望不到頭的銀車,是比任何圣旨、任何捷報都更加真實、更加有力的證明。
證明國庫充盈,證明邊軍有餉,證明他們的皇帝,有足夠的力量,去守護這個國家,守護他們安穩(wěn)的日子!
這,是強盛!是太平!
朝陽門的城樓之上,寒風凜冽。
大明朝的文武百官,此刻皆在此處。
他們不是自愿來的,而是被皇帝朱祁鈺“請”來的。
那些曾經(jīng)在朝堂上,痛心疾首,高呼“與民爭利,必致大亂”的言官,此刻死死地扒著城墻垛口,看著下方那如同神跡般的運銀長龍,臉色由青轉(zhuǎn)白,由白轉(zhuǎn)紅,最后化為一片死灰。
羞愧、震撼、難以置信。
種種情緒,如同最鋒利的刀子,反復切割著他們那顆被“祖宗之法”填滿的心臟。
他們終于明白,自己那些慷慨激昂的陳詞,那些引經(jīng)據(jù)典的道理,在這如山如海的實證面前,是何等的蒼白,何等的可笑。
戶部尚書陳循,這位掌管了大明錢袋子半輩子,卻也窮了半輩子的老臣,此刻已是老淚縱橫。
他用那雙因激動而顫抖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著眼眶,卻怎么也擦不干那洶涌而出的淚水。
這不是銀子。
這是大明的命!是無數(shù)將士的撫恤!是抵御韃虜?shù)能婐A!是讓這個帝國重新站起來的脊梁!
朱祁鈺站在城樓的最高處。
風,吹動他繡著五爪金龍的袍角,獵獵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