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端坐于龍椅之上,神色平靜地聽著各部主官的年終奏報。
工部、禮部、刑部……一切都有條不紊。
終于,輪到了戶部。
戶部尚書陳循,手捧著一本厚厚的賬簿,顫顫巍巍地走出隊列。他那張一向古井無波的臉上,此刻卻漲得通紅,花白的胡子因為激動而微微抖動。
他先是按照慣例,報上了今年全國的田賦、鹽鐵等傳統(tǒng)稅收。
“……景泰新朝,全國夏秋兩稅,共計實收白銀一千一百二十萬兩,米麥一千八百萬石,與往年持平,略有增長?!?/p>
這個數(shù)字,中規(guī)中矩,并未引起太大的波瀾。
所有人的心,都懸著。他們在等的,是那個全新的、所有人都無比好奇的數(shù)字。
陳循深吸一口氣,翻開了賬簿的最后一頁。
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中響起,每一個字,都如同驚雷。
“啟奏陛下!市舶三司,自九月開市以來,至十二月止,僅僅三個月!”
他頓了頓,抬起頭,目光掃過那些曾經(jīng)激烈反對開海的保守派官員,聲音陡然拔高。
“三司關(guān)稅,共計實收白銀……一百二十萬三千七百兩!”
“轟!”
這個數(shù)字,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奉天殿內(nèi)轟然炸響!
整個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落針可聞。
所有官員,不論是支持的還是反對的,全都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如同被施了定身法。
一百二十萬兩?
僅僅三個月?
那豈不是說,一年下來,光是這海貿(mào)關(guān)稅,就能為國庫帶來近五百萬兩的純收入?!
這個數(shù)字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