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人的方式,一決高下?”
朱亥聽到這句話,渾濁的雙眼中爆射出駭人的精光。
比拼他浸淫了一輩子的手藝,他何曾怕過任何人!
“好!”朱亥蒲扇般的大手猛地一拍胸膛,發(fā)出悶雷般的巨響,“黃口小兒,老夫便讓你輸個心服口服!讓你親眼看看,我大明寶船的技藝,是何等博大精深!”
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賭約。
對他而言,這無關(guān)利益,這是榮耀之戰(zhàn)。
接下來的兩天,龍江畔出現(xiàn)了奇特的一幕。
朱亥在他的工坊里,憑借著腦海中的圖景和數(shù)十年的經(jīng)驗,信手拈來,斧鑿刨鋸之下,一艘縮小版的福船模型迅速成型。
它船體寬闊,船底平坦,船首高昂,充滿了厚重與威嚴,完美復(fù)刻了鄭和寶船的神韻。
而朱祁鈺這邊,則成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公開課”。
他沒有親自動手,而是請來了朱亥的所有徒弟和附近聞訊而來的老船匠,當著他們的面,指揮著自己帶來的幾名“親隨”(實為西山基地的核心匠師)進行制作。
他指揮的依據(jù),不是經(jīng)驗,而是一份展開后鋪滿整張桌案的、無比精密的施工分鏡圖。
圖上,船模的每一個零件都被單獨繪制,尺寸標注精確到了“分”和“厘”。
他一邊指揮,一邊講解。
“諸位請看,此為龍骨,其弧度并非隨意敲打,而是由三十七個不同的曲率點連接而成,差之一厘,則船行千里,謬以百丈……”
“此為肋骨,其排列之疏密,角度之大小,皆由算學定之,非憑經(jīng)驗……”
他將那些復(fù)雜的流體力學原理,用最樸素的語言,揉碎了講給這些一輩子憑手藝吃飯的匠人聽。
那些匠人從最初的不屑、到好奇、再到震驚。
他們看著那艘結(jié)構(gòu)精密的船模,在朱祁鈺的指揮和那幾名手法精準得如同機器般的匠師手中,被一塊塊地、嚴絲合縫地打造、拼裝起來,心中的震撼無以復(fù)加。
朱亥更是每天都忍不住,要過來“偷師”幾次。
他嘴上不說,但那雙眼睛,卻死死地盯著蓋倫船的每一個制作細節(jié),將那些他聞所未聞的“數(shù)據(jù)化”造船理念,默默記在心里。
第三日清晨,江風微寒。
一個臨時搭建的巨大水池旁,已經(jīng)圍了不少聞訊而來的老船匠。
他們都是朱亥的舊識,聽聞有人敢在造船技藝上挑戰(zhàn)朱亥,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前來。
當兩艘長約一丈的精致船模被抬到水池邊時,人群中立刻爆發(fā)出議論聲。
“看朱師傅的寶船,多氣派!這才是咱們大明的船!”
“那年輕人的船是何物?瘦不拉幾的,怕是一陣風就吹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