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的生活,如同兩條原本并行的溪流,自然而然地匯入同一河道,水量更豐,流速卻依舊平穩(wěn)。喬琳與周正各自的事業(yè)軌跡,也在這新的生活背景下,繼續(xù)向前延伸。
喬琳在新研究所的工作已然步入正軌。新的課題挑戰(zhàn)不小,涉及到一個她此前涉獵不深的交叉領(lǐng)域,需要閱讀大量陌生領(lǐng)域的文獻,與不同背景的合作者溝通。這日,她正在辦公室里研讀一篇艱澀的數(shù)學物理論文,試圖理解其中某個關(guān)鍵引理的證明思路。那些抽象的符號和嚴密的邏輯鏈條,如同密林中的藤蔓,纏繞著她的思緒。
她揉了揉眉心,沒有強迫自己繼續(xù)硬啃。而是放下論文,起身為自己泡了杯清茶。然后,她站在窗邊,目光投向窗外研究所院內(nèi)那幾株在秋風中搖曳的梧桐,眼神放空,任由思維暫時脫離那些復雜的公式。
體內(nèi),青蓮本源在她心神放松時,依舊保持著那種溫和而持續(xù)的流轉(zhuǎn)。它無法直接給她帶來知識的頓悟,卻如同最精密的背景調(diào)節(jié)器,悄然優(yōu)化著她的精神狀態(tài)。不過片刻,那種因長時間高度專注而產(chǎn)生的思維滯澀感便緩緩消散,大腦重新恢復了清明與彈性。她回到書桌前,再次拿起那篇論文,之前覺得糾纏難解的地方,似乎也松動了一些,有了新的切入角度。
她知道,這不是青蓮本源賦予了智慧,而是它讓她能始終保持最佳的“接收”和“處理”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她自身的學習與思考能力。
傍晚下班,周正過來接她。他博士畢業(yè)在即,論文也進入了最后的修改階段,臉上帶著連日奮戰(zhàn)的淡淡倦色,但眼神依舊清亮。
“今天順利嗎?”他接過喬琳手中并不沉重的公文包,很自然地問道。
“還在啃硬骨頭?!眴塘杖鐚嵪喔妫坝行?shù)學工具需要重新學?!?/p>
“正常。跨領(lǐng)域都這樣?!敝苷Z氣平和,“我那里有幾本相關(guān)的參考書,晚上拿給你看看,或許有幫助?!?/p>
“好?!?/p>
兩人沒有回家做飯,而是在研究所附近一家干凈的小店解決了晚餐。吃飯時,周正簡單提了提自己論文修改的進展,喬琳也說了說自己課題中遇到的困難。沒有刻意的安慰,只有基于理解的交流和平等的探討。有時,周正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能給她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fā)。
回到家,周正果然從他那堆積如山的書堆里,翻出了兩本厚厚的、書頁有些卷邊的數(shù)學參考書遞給喬琳。書上有他當年閱讀時留下的筆記,字跡清晰工整。
喬琳道了謝,接過書,坐在書桌前翻閱起來。周正則在她對面的桌子旁,繼續(xù)修改他的博士論文。房間里很安靜,只有書頁翻動的沙沙聲,和偶爾敲擊鍵盤的嗒嗒聲。臺燈的光暈將兩人籠罩在同一片溫暖的光影里。
不知過了多久,喬琳被一個關(guān)鍵概念的表述卡住,眉頭不自覺地微微蹙起。她下意識地抬眼,看向?qū)γ娴闹苷?。他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屏幕,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似乎遇到了什么需要斟酌修改的地方。
喬琳沒有出聲打擾,只是靜靜地看著他專注的側(cè)影。燈光勾勒出他清瘦的輪廓,鼻梁挺直,唇線微抿,帶著一種沉浸在思考中的沉靜力量。這種彼此陪伴、各自努力的狀態(tài),讓她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安心與充實。
似乎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周正敲擊鍵盤的手指停頓下來,轉(zhuǎn)過頭,對上她的視線。
“遇到問題了?”他問,聲音因長時間未說話而略帶一絲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