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韓府清暉院,紫藤垂落如瀑,花香襲人。墨蘭坐于花架下的石凳上,面前攤開著新編的史論筆記和幾處陪嫁鋪子的賬冊。韓嘉在乳母看護下蹣跚學步,抓住母親衣角咿呀作聲。
嘉哥兒莫鬧。墨蘭俯身將兒子攬入懷中,指尖輕點他握著的布老虎,你瞧這虎兒,看似兇猛,卻要懂得何時收爪,何時露齒。她目光掃過賬冊上的人名,心中已有計較。
一、暗流尋珠識人于微
決心既定,墨蘭便雷厲風行地行動起來。她并未大張旗鼓,只通過陪房媽媽和幾個絕對可靠的心腹,悄然在京中尋覓合適的人選。條件一如她所定:品性為先,需識文斷字,懂得籌算,且身處困境卻仍存一份志氣與韌性。
不過旬月,便有幾人進入了墨蘭的視野。
一位是原國子監(jiān)一位老博士的侄女,姓文,家中突逢變故,父母雙亡,寄居叔父家卻備受冷眼,年已十八仍待字閨中,性情沉靜,一手算盤卻打得極精。
另一位是西城兵馬司一位已故副指揮的遺孀,娘家姓吳,夫家敗落,帶著一個幼子艱難度日,為人爽利,頗有決斷,曾在娘家鋪子里幫過忙,對市井人情頗為熟稔。
還有一位則是江南織造局一位獲罪官員家的遠房旁支庶女,流落京城,在繡坊做過管事,于絲綢、刺繡一道眼光毒辣,名喚蘇娘子。
墨蘭并未立刻召見,而是讓心腹媽媽借著各種由頭,或送些點心,或假意購買繡品,暗中觀察了幾次她們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確認與打聽到的情況大致相符,且觀其眉眼神情,并非奸猾短視之輩,心中才有了幾分把握。
二、密室定策恩威并施
這日,墨蘭以品鑒新茶為由,在韓府一處較為僻靜的客院,單獨見了這三位女子。
室內(nèi)陳設清雅,茶香裊裊。墨蘭端坐主位,并未穿著過于華麗的誥命服飾,只一身家常的玉色襦裙,氣度卻沉靜雍容,令人不敢輕視。
她并未過多寒暄,開門見山,將自己欲雇傭她們管理幾處陪嫁鋪子的打算坦然相告,并簡要說明了章程:負責店內(nèi)運營、賬目、貨品,享有底薪和盈利分紅,外事有男仆輔助,但需定期向她稟報,賬目需清晰可查。
文姑娘聽得認真,手指在袖中微微蜷縮,眼中卻燃起一絲希望的光。吳娘子則目光炯炯,似乎在迅速權(quán)衡利弊。蘇娘子最為沉靜,只垂眸聽著,偶爾抬眼快速掃過墨蘭的神情。
機會,我給你們。墨蘭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能做得多好,能走多遠,看你們自己的本事和忠心。我韓府門第,容不得背主、欺瞞之事,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絕不輕饒。但若做得好,我亦不會虧待,除了銀錢,將來或可助你們安身立命,乃至為家中子弟謀個前程。
恩威并施,前景與底線皆明。三人皆是經(jīng)歷過世事艱難的,深知這份機遇的難得與背后蘊含的可能。文姑娘率先起身,深深一福:承蒙夫人不棄,文氏愿竭盡所能,不負夫人信任。
吳娘子和蘇娘子也緊隨其后,鄭重應下。
三、分派事宜各展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