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消融,汴河解凍,又是一年萬物復蘇時。韓府清暉院內,墨蘭的生活看似依舊循著往日的軌跡,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于無聲處布下的種子,正在悄然汲取養(yǎng)分,等待破土而出的時機。
一、蘭臺深耕育才為本
墨蘭對麾下人才的培養(yǎng),進入了更精細、更有針對性的階段。
她讓文姑娘開始接觸更復雜的契約文書擬定,甚至暗中研讀《宋刑統(tǒng)》中關于商事訴訟的條款,培養(yǎng)其處理法律糾紛的能力。
吳娘子則被要求學習更系統(tǒng)的倉儲管理與物流調度知識,墨蘭將自己整理的一些簡易的“流水記賬法”和“貨品周轉率”概念傳授給她,讓她能更科學地管理日益龐大的南北貨流通。
對于蘇娘子,墨蘭則鼓勵她不僅關注綢緞本身,更要留意京城乃至宮廷的服飾風尚變化,嘗試建立一個小型的“時尚信息庫”,并開始物色和培養(yǎng)有設計天賦的繡娘或畫師。
此外,一個更為隱秘的計劃也在醞釀。墨蘭通過吳娘子,物色了幾個家世清白、身手不錯但因傷退役或因故離開軍營的低階武官或軍漢,以“護衛(wèi)商隊”、“看守倉庫”的名義,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將他們悄然納入自己的體系。她不要求他們立刻成為私人武裝,而是先作為一支可靠的護衛(wèi)力量,保護產業(yè)和關鍵人員的安全,并在必要時執(zhí)行一些特殊的護送或調查任務。這是她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一種長遠投資。
二、資本暗涌根基漸厚
產業(yè)的利潤持續(xù)穩(wěn)定地流入墨蘭的私庫。她并未將這些財富用于奢侈享受,而是進行了審慎的再投資和儲備。
一部分繼續(xù)投入現有產業(yè)的擴張和升級,例如擴大“清韻齋”的刻印能力,嘗試印制一些科舉范文集或暢銷話本;支持“惠豐號”開辟利潤更豐厚的海外香料或藥材渠道。
另一部分,則被她悄然兌換成易于儲存和運輸的金銀、以及一些價值穩(wěn)定的古玩玉器,分散秘藏。這是為可能的“未來”準備的啟動資金。
同時,她也開始留意汴京城外,距離運河或官道不遠、易于掌控的田莊或小型塢堡的信息。這些不動產,在太平年月是穩(wěn)定的財源,在動蕩時期,則可能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基地。她現在不急于購買,只是默默收集信息,評估價值,等待合適的時機。
三、信息織網脈絡漸清
那本藍皮冊子愈發(fā)厚重,記錄的內容也更為系統(tǒng)。墨蘭不再滿足于零碎的信息,開始嘗試梳理信息之間的關聯。
她將朝中官員的升遷貶謫、各派系的明爭暗斗,與市井物價的浮動、漕運糧食的增減、乃至邊境傳來的零星戰(zhàn)報相互印證,試圖拼湊出更宏觀的圖景。
她特別留意韓絡偶爾透露的翰林院動態(tài)、以及通過各府女眷聽聞的宮中瑣事。這些信息看似微不足道,卻可能預示著風向的轉變。
這張信息網絡,如今不僅為她商業(yè)決策提供參考,更成為她感知時局變化的“觸角”,讓她能比大多數人更早地察覺到潛流的方向。
四、賢名遠播以待天時
對外,墨蘭依舊是那個溫婉識趣、樂善好施的韓二夫人。慈幼堂的善舉經過一個冬天的發(fā)酵,名聲愈發(fā)響亮,連宮中都有所耳聞。在一次宮宴上,某位太妃還特意向韓太夫人問起此事,讓韓家面上頗有光彩。
她與張桂芬的交往也愈發(fā)自然。借著探討馬球、品評衣飾的機會,兩人關系愈發(fā)親近。張桂芬欣賞墨蘭的沉靜與智慧,墨蘭則看重張桂芬背后的英國公府能量及其爽朗真誠的性情。這份友誼,是她打入頂級勛貴圈子的重要紐帶。
在各府宴席上,她依舊保持低調,但分量卻悄然加重。當夫人們議論朝政或家事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將目光投向安靜聆聽的她,似乎想從她沉靜的神色中尋得一絲認同或啟示。
墨蘭深知,韓絡的仕途是關鍵。她不動聲色地利用自己的人脈和信息,為丈夫鋪路。例如,在得知某位學士偏愛某種古籍后,她會“恰好”讓韓絡在合適的場合提及相關的獨到見解;或是提前獲悉某些無關緊要卻顯勤勉的差事,鼓勵韓絡主動請纓。她的輔助,如春風化雨,不留痕跡。
五、靜觀風云播種未來
春日暖陽下,墨蘭抱著牙牙學語的韓嘉,在庭院中看著新移栽的幾株蘭草。孩子伸出小手,試圖觸摸蘭葉,墨蘭輕輕握住他的小手,低語道:“嘉兒,你看,蘭生幽谷,不為無人而不芳。我們只需靜靜生長,積蓄力量,待時而動?!?/p>
她所有的布局——人才的培養(yǎng)、資本的積累、信息的收集、名聲的營造——都像是在精心播種。她并不急于立刻看到收獲,也清楚在帝都汴京,天子腳下,任何過界的野心都是取死之道。她需要的,是“影響力”而非“控制力”,是“潛力”而非“實力”。
她在等待,等待韓絡外放地方、能獨當一面的那天,或是等待天下有變、秩序重整的時機。到那時,今日默默播下的所有這些種子,才會真正破土而出,展現出驚人的力量。
此刻,她只需繼續(xù)做那個沉靜、賢德、無可挑剔的韓二夫人,于靜水深流之下,悄然編織著屬于自己的未來。春播一粒籽,靜待秋收時。
---
(第417章完)
喜歡綜影視:青蓮渡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青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