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午后,韓府清暉院依舊是一派恬淡光景。墨蘭坐在臨窗的榻上,手中做著針線,是一件給韓嘉的貼身小衣。針腳細密勻凈,一如她此刻平和的心境。榻幾上,除了針線籃,還放著一本看似尋常的藍皮冊子,封面上并無題字。
一、尋常日子暗藏機鋒
外間看來,韓二夫人的生活與往常并無二致。晨起理事,照料幼子,侍奉婆母,與妯娌閑話,打理自己的嫁妝產(chǎn)業(yè)……每一項都做得妥帖周到,無可指摘。連韓太夫人近來都當著眾人面贊過兩句,說她“沉靜穩(wěn)重,頗有大家風范”。
只有墨蘭自己知道,有些東西正在悄然改變。
她與文、吳、蘇三位女管事的聯(lián)系愈發(fā)頻繁,但傳遞消息的方式卻更為隱秘。賬冊、貨單、尋常家書,都可能夾帶著只有她們才懂的標記或暗語。三位管事如今不僅是生意上的能手,更成了墨蘭延伸出去的耳目。
文姑娘的“清韻齋”靠近書院,來往多是文人學子。她細心留意著他們談?wù)摰臅r政文章、科舉風向,乃至對朝中官員的臧否。這些看似零碎的信息,被她記錄下來,夾雜在每月送來的書單推薦里,送至墨蘭手中。
吳娘子的“惠豐號”地處西市,三教九流匯聚。她留心著市井物價的浮動,漕運貨物的增減,乃至街頭巷尾流傳的各類逸聞趣事、官宦人家的閑談碎語。這些信息,被她巧妙地編入日常采買匯報之中。
蘇娘子的“錦云軒”接觸的多是勛貴高門的女眷。她不僅記下她們偏好的衣料花色,更留意她們言談間透露的家族聯(lián)姻、宮中賞賜、乃至后宅陰私。這些信息,隨著新到的綢緞樣本,一同呈遞。
二、蘭臺錄事聚沙成塔
每日夜深人靜,哄睡韓嘉后,墨蘭便會獨坐燈下,翻開那本藍皮冊子。冊子內(nèi)頁,并非整齊的賬目,而是以清秀卻毫無個人風格的字跡,分門別類地記錄著白日里匯集而來的各種信息。
有的關(guān)乎朝局:“近日太學生多議西北糧餉”、“某翰林詩作暗諷三司使”。
有的關(guān)乎經(jīng)濟:“今歲江南絲價看漲”、“漕幫內(nèi)部似有紛爭”。
有的關(guān)乎人事:“永昌伯爵府與忠勤伯府或?qū)⒙?lián)姻”、“某御史家中婆媳不睦,其妻常往慈云觀”。
甚至還有一些看似無用的市井傳言:“城東發(fā)現(xiàn)有蕃商售賣新奇香料”、“傳言將修繕汴河碼頭”。
她并不急于判斷每條信息的真?zhèn)闻c價值,只是忠實地記錄下來,如同辛勤的蜘蛛,默默編織著信息的網(wǎng)絡(luò)。青蓮本源帶來的強大記憶力和邏輯梳理能力,讓她能將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點滴,在腦海中初步歸類、關(guān)聯(lián)。
她記錄這些,并非為了立刻做什么,也并非抱有明確的陰謀目的。她只是深知,在這風云變幻的汴京城,信息即是力量,即是先機。多知道一分,便多一分安穩(wěn),多一分應(yīng)對未來的資本。這是一種深植于她理性內(nèi)核中的危機意識與遠見。
三、不動聲色穩(wěn)如磐石
這份隱秘的“功課”,并未影響墨蘭的日常。在韓絡(luò)眼中,妻子依舊是那個溫婉知禮、偶爾能與自己談?wù)撛姇馁t內(nèi)助。在韓太夫人和妯娌面前,她依舊是那個謙和守禮、不爭不搶的二奶奶。甚至在林噙霜和盛家人看來,她也依舊是那個牽掛娘家、適時給予幫助的姑奶奶。
她將所有的籌謀與心計,都隱藏在那副沉靜秀美的皮囊之下,如同深潭,表面波瀾不驚,內(nèi)里卻暗流涌動,深不可測。
這日,李氏過來閑坐,說起娘家兄弟可能在吏部考評中得了上等,言語間不免有幾分得意。墨蘭微笑著聽了,適時送上祝賀,語氣真誠,毫無妒色。李氏心滿意足地離去后,墨蘭面上笑容未變,只垂眸看了看自己指尖——那里剛剛為韓嘉縫衣時,不小心被針扎了一下,沁出一個小小的血珠。
她不動聲色地用帕子按住,心想,李氏兄弟考評得優(yōu)的消息,或許可以與文姑娘前幾日記錄的“某吏部官員或?qū)⑼夥拧钡南⑾嗷ビ∽C一下。她起身,走向書案,姿態(tài)依舊從容優(yōu)雅。
窗外,暮色四合,歸鳥投林。墨蘭點亮書案的燈,橘色的光暈籠罩著她沉靜的側(cè)影。那本藍皮冊子靜靜攤開,等待著主人將新的信息,填入其中。靜水流深,蘭臺織網(wǎng),于無聲處,悄然積蓄著力量。
---
(第412章完)
喜歡綜影視:青蓮渡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青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