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深,研究所院子里的梧桐葉已落了大半,陽光透過疏朗的枝干,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喬琳在新課題中遇到的“硬骨頭”依舊堅硬,但她并不焦躁。每日規(guī)律的生活,青木養(yǎng)身功的持續(xù)修煉,以及體內青蓮本源那無聲無息的滋養(yǎng),讓她始終保持著一種內在的定力與清晰的頭腦。
這日周末,她難得沒有去研究所,而是在家整理近期的研究筆記。周正也在家,忙著完善他博士論文的最后章節(jié)。公寓里很安靜,只有書頁翻動和鍵盤敲擊的細微聲響,如同靜謐深林中清泉流淌的聲音。
快到中午時,喬琳的手機屏幕亮起,是許妍發(fā)來的微信。沒有文字,只有一張截圖——周銳的朋友圈。截圖里,周銳分享了一篇關于媒體傳播學前沿動態(tài)的公眾號長文,并配了一段頗為用心的評論,顯然是在某個領域下了功夫去了解。他甚至還在這條朋友圈下面,自己評論了一句:【學習打卡,day15。希望能跟上前沿步伐?!?/p>
喬琳看著這張截圖,唇角幾不可察地彎了一下。周銳這小子,追求的方式倒是直接又帶著點學生氣的笨拙努力。他沒有直接頻繁地打擾許妍,而是用這種“展示自我”和“靠近對方領域”的方式,試圖引起注意,表達誠意。
她放下手機,沒有回復。許妍只是將截圖發(fā)給她,并未附加任何評論,這本身也表明了許妍的態(tài)度——她注意到了,但并不急于回應,或許還帶著一絲審視的意味。喬琳尊重妹妹的處理方式,絕不會多加干涉。
“怎么了?”坐在她對面的周正抬起頭,敏銳地捕捉到她臉上那一閃而過的細微表情。
喬琳將手機屏幕轉向他。周正看了一眼,眉梢微挑,隨即恢復平靜,只淡淡道:“看來這小子還沒放棄。”語氣里聽不出是贊同還是反對,更像是一種客觀陳述。
“妍妍有分寸?!眴塘帐栈厥謾C,語氣同樣平靜。
“嗯?!敝苷龖艘宦?,不再多言,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論文上。對于堂弟的感情生活,他秉持著不過多參與的原則,如同他對喬琳的尊重一樣。
這個小插曲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小石子,漾開幾圈微瀾后,便迅速消散,并未打破周末上午的寧靜。兩人繼續(xù)各自的工作,直到陽光挪移到正午的位置。
“中午想吃什么?”周正保存好文檔,站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肩頸,“我去做?!?/p>
喬琳也從繁復的公式中抬起頭,感受到胃里傳來的清晰空乏感。青蓮本源的持續(xù)滋養(yǎng)依賴于充足的能量補充,她的食量一直不小。
“簡單點,下碗面條吧,多放些青菜和雞蛋。”她說道,這是能快速補充能量又不會耗費太多時間的選擇。
“好。”周正點點頭,系上圍裙走向廚房。
喬琳看著他在廚房里忙碌的沉穩(wěn)背影,聽著那傳來的洗菜、切菜、開火的熟悉聲響,心中一片安寧。這種日常的、充滿煙火氣的陪伴,與學術上的并肩前行一樣,都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堅實部分。
她重新將目光投向自己的筆記,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閃過許妍和周銳。許妍經歷過陸晨那段傷筋動骨的感情后,心防比以往更重,也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周銳的熱情和直接,對她而言,是新鮮感,也可能是一種考驗。至于結果如何,喬琳不愿猜測,也無從猜測。
面條的香氣很快從廚房飄散出來,帶著家的溫暖味道。周正端了兩大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出來,面上臥著金黃的煎蛋和翠綠的青菜,看起來令人食指大動。
“吃飯了。”他招呼道。
喬琳放下筆,走到餐桌前坐下。她拿起筷子,挑起一箸面條,吹了吹熱氣,送入口中。面條筋道,湯味清淡鮮美,恰到好處地撫慰了饑餓的腸胃。她能感覺到,隨著食物的攝入,體內那溫潤流轉的青蓮本源,似乎也變得更加活躍了些,更高效地將這些樸素的能量轉化為滋養(yǎng)己身的養(yǎng)分。
兩人安靜地吃著面,偶爾交談幾句關于下午的安排。窗外的陽光正好,秋日午后的時光靜謐而悠長。
生活的靜流深處,總有微瀾泛起。無論是科研上的難題,還是家人情感上的新動向,都是這漫長旅途中的一部分。喬琳已然學會,以一顆沉靜的心,接納這一切,分析這一切,然后,繼續(xù)穩(wěn)穩(wěn)地走在自己認定的道路上。內在有青蓮靜植默養(yǎng),身邊有良人攜手同行,足矣。
喜歡綜影視:青蓮渡請大家收藏:()綜影視:青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