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猛地一沉,面上卻不動聲色,連忙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笑著點頭應和:“您放心,我明白,不會跟奶奶多嘴的,讓她安心養(yǎng)病最重要?!?/p>
然而,一股強烈的疑惑卻在我心底翻涌開來:他為什么要這樣特意叮囑?
白奶奶在這世上最親的人恐怕就是他了,按說遺產(chǎn)的事情,更應該仔仔細細跟奶奶說明白,獲得她真正的理解和同意才對。
為什么反而要避開重點,只求一個“直接簽字”的結(jié)果呢?
這頓飯接下來的時間,我雖然依舊陪著說笑,但心底的疑云卻越聚越濃,總覺得這件事背后,似乎隱藏著某種我不愿深想,卻又無法忽視的不安。
吃完飯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總覺得白奶奶侄子的要求有些奇怪。
第二天,侄子那番看似體貼卻經(jīng)不起推敲的話,一直在我心里打著轉(zhuǎn),像根細小的魚刺,扎得人不舒服。
此刻,我真正陷入了兩難。
一邊是對侄子表面上的承諾,維持眼前的平靜;
另一邊,是白奶奶作為當事人最基本的知情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
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如果我做錯犯了法,那更不劃算了……
那個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像煎魚一樣。
腦子里兩個小人吵得天翻地覆:一個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只是個保姆,何必摻和別人的家事,得罪了侄子,你這工作可能都保不住。”
另一個聲音卻更響亮:“劉姐啊劉姐,白奶奶那么信任你,把你當貼心人,你明知有疑點卻瞞著她,你這良心過得去嗎?要是她以后知道了,該多傷心?”
“哎呀,有錢人家的事情可真多,簡直是故事里套著故事,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我嘆了口氣,睡意全無。
心里那點屬于寫作者的敏感神經(jīng)也被觸動了,這真實的糾葛,比編的故事可曲折多了。
索性一咕嚕爬起來,看看空空的大床,丈夫跑夜車不在,我這一個人又胡思亂想的……
隨手打開了電腦。
屏幕的光亮在黑暗中一閃……
我家那只小白貓被我的動靜驚醒,輕盈地跳上書桌,在我手邊找了個舒服的位置盤踞下來,發(fā)出滿足的、咕嚕咕嚕的呼嚕聲,像是在給我打氣。
靜靜的夜里,只剩下我噠噠噠噠的打字聲。
我把這紛亂的思緒、人性的掙扎、還有白奶奶溫和的笑容與侄子那意味深長的眼神,都編織進了小說的情節(jié)里。
或許,只有在虛構(gòu)的世界中,我才能更清晰地看清現(xiàn)實……
喜歡保姆作家劉青青請大家收藏:()保姆作家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