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吧!周教授打開了車門!”我受寵若驚…
周教授駕車……
車子駛出市區(qū),窗外的景致逐漸由喧囂轉(zhuǎn)為靜謐,由高樓變?yōu)闀缫啊?/p>
一路無話,只有車輪碾過路面的沙沙聲。
當(dāng)車最終停在一片蒼松翠柏掩映的肅穆之地時(shí),我的心下才明白過來。
午后的陽光透過松針,在青石板路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四周寂靜,唯有偶爾幾聲鳥鳴。
周教授對(duì)這里似乎極為熟悉,他步履平穩(wěn),引領(lǐng)我穿梭在一排排靜默的墓碑之間,最終在一方素凈的墓碑前停下了腳步。
墓碑上,沒有照片,生卒年月之下,再無他物,簡單得令人心酸。
只簡潔地刻著三個(gè)字——胡巧英。
——哦,原來如此,我提著的心終于放到了肚里…我又誤解周教授了…嘿嘿…這怪老頭總是不說清楚…我心里直覺得他好笑。
周教授靜靜地站立了片刻,然后從我手中接過那疊復(fù)印好的《救贖》文稿。
他蹲下身,用口袋里的手帕,極其仔細(xì)地拂去碑石上的浮塵。
接著,他掏出打火機(jī)。
火焰在午后的微風(fēng)中悄然升起,貪婪地舔舐著紙張的邊緣。
字跡在火光中蜷曲、變黑,化為灰燼,隨著一縷青煙,盤旋著升向空中。
周教授就那樣靜靜地蹲著,凝視著那團(tuán)火,火光在他平靜的臉上明明滅滅,看不清他眼中的情緒。
是在告別?還是在以這種決絕的方式,將那段沉重的過往親手埋葬?
整個(gè)過程,他沒有說一句話。
當(dāng)最后一頁紙化為灰燼,火焰熄滅,他緩緩站起身,拍了拍膝蓋上的塵土。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方墓碑,眼神復(fù)雜難辨,隨即轉(zhuǎn)身,語氣異常平靜:
“走吧?!?/p>
我靜靜的跟在他的身后…
回程的路上,夕陽將天空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
周教授專注地開著車,側(cè)臉在夕陽的余暉中顯得格外柔和。
我偷偷望去,竟在他嘴角捕捉到一絲如釋重負(fù)的笑意。
車子駛回小區(qū),停穩(wěn)。
他拔下車鑰匙,轉(zhuǎn)向我,臉上露出了連日來第一個(gè)輕松的笑容:
“晚上想吃什么?我來下廚。冰箱里還有條不錯(cuò)的魚。”
“我怔怔地看著他,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了廚房窗戶反射的暖光,而非書稿的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