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程序化的小伙
李闖闖是個游戲開發(fā)工程師,這職業(yè)讓他活得像個人形盆栽——根扎在電競椅上,光合作用全靠顯示器。
我來這兒半個月,已經(jīng)摸透了他的生活規(guī)律:
臥室睡覺→客廳吃飯→衛(wèi)生間。
解決生理需求,三點一線,精準(zhǔn)得像游戲里的自動尋路。
他話少得像個NPC,能點頭絕不吭聲,能“嗯”絕不“好的”。
每次喊他吃飯,我都得像個游戲里的任務(wù)提示框一樣,站在書房門口提高音量:“李先生,開飯了!”
然后,他就會慢悠悠地摘下耳麥,像剛從異世界被召喚回來一樣,眼神渙散地飄到餐桌前。
“李先生,今天的菜還行嗎?”我例行公事地問。
“嗯,挺好?!彼麢C械地扒拉兩口飯,語氣平靜得像AI語音助手,“謝謝劉姐,辛苦?!?/p>
我懷疑他吃飯的時候,腦子里還在跑代碼。
那張臉上永遠是一副“系統(tǒng)運行中,請勿打擾”的表情,你根本分不清他是覺得飯菜香,還是單純在執(zhí)行“進食”程序。
有時候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給自己編了個自動吃飯的腳本,只是忘了加表情反饋模塊。
但神奇的是,一回到電腦前,他就跟換了個人似的。
屏幕上的光影在他臉上跳躍,手指在鍵盤上噼里啪啦地敲,眼神專注得像在拆炸彈。
那一刻,他不再是飯桌上那個沉默寡言的李闖闖,而是自己游戲世界里的造物主——雖然現(xiàn)實世界里,他連鹽和糖都分不清。
“李先生,可以開飯了?”我問他。
“劉姐,請叫我李闖闖,”
“好的,李闖闖?!蔽倚闹杏悬c想笑,他這說話像是輸入了程序一樣,呆板無聊。
“李闖闖,這個菜可以嗎?”每次他說的話都是一樣的。
“嗯,挺好,謝謝劉姐,辛苦你了!”他的話都是這一句,程序化格式化的。
臉上看不出是特別喜歡還是勉強將就。
每次我去采購前,他都是頭也不抬拿起手機,“劉姐,錢轉(zhuǎn)你了,你看需要什么就買?!?/p>
那語氣,不像交代家事,倒像給游戲角色配裝備,充滿了“你辦事,我放心”的技術(shù)性信任。
當(dāng)我回來報賬,把買菜買肉的清單遞給他時,他也只是掃一眼,隨手放在桌上,淡淡應(yīng)一聲:“嗯,行?!?/p>
仿佛花的不是錢,只是游戲里源源不斷能刷新的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