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繼續(xù)去李先生家上班,我刻意和她保持距離,做好我的保姆就可以了。
我按部就班地做著各種工作,拖地、洗衣、準備午餐,用身體的忙碌筑起一道無形的墻。
心里默念著“保持距離,做好本分”,每一個動作都力求標準、利落,不給任何模糊地帶留有余地。
中午,李先生吃完飯,坐在客廳沙發(fā)上休息。
我正收拾著碗筷,他忽然叫住我,“小劉,這個給你。”然后他從身后拿出了一個精美的、系著絲帶的盒子,推到我面前的餐桌上。
他的語氣隨意,但眼神里帶著一絲不容拒絕的笑意。
我的動作瞬間僵住。心臟像是被那只盒子燙了一下,猛地一縮。
昨晚所有沉入湖底的思緒,那些關(guān)于風(fēng)險、尊嚴和平衡的警告,瞬間被這個精美的盒子全部打撈上岸,清晰得刺眼。
抬頭看向李先生,他正用一種期待點評似的眼神看著我,那笑意更深了,仿佛確信我會驚喜、會感激。
這眼神比盒子本身更讓我心驚。
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次試探,一次對我昨晚立場的無聲回應(yīng)。
空氣里彌漫著一種無聲的較量。
我手指微微收緊,捏住了手里的抹布,那粗糙的質(zhì)感提醒著我現(xiàn)實的存在。
我不能慌,也不能激怒他。這份工作太重要了。
我迅速壓下心里的驚濤駭浪,臉上努力維持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屬于保姆的困惑和惶恐,微微退后半步,雙手在圍裙上無措地擦了擦。
“先生,您這是……?”
我故意讓自己的聲音帶點不安的遲疑,“這……太貴重了。我就是個干活兒的,您給我這個,我……我受不起啊?!?/p>
我刻意強調(diào)著“干活兒的”和“受不起”,把姿態(tài)放低,用身份的鴻溝作為最好的擋箭牌。
這不是拒絕,而是“不配”,是一種更柔軟、卻同樣堅定的防御。
盒子上品牌的Logo很小,卻足夠醒目,暗示著里面東西的價值,絕不是我應(yīng)得的“報酬”。
空氣仿佛凝固了。
我手上還沾著洗碗水的微涼,我的目光快速掃過那只盒子,然后垂下眼,繼續(xù)擦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