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中,劉協(xié)關于新錢政策的旨意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整個京兆地區(qū)。尚書郎鐘繇的動作極快,新鑄的、黃澄澄、沉甸甸的足值五銖錢,第一時間就被裝車運往韋端和杜畿的府邸兼臨時辦公點。
韋端和杜畿接到正式旨意和首批新錢時,臉上的表情那叫一個精彩。既有被陛下委以重任的鄭重,更有一種“終于等到你”的如釋重負和隱隱的興奮。天知道他們家地窖里、庫房中,堆著多少占地方、擦屁股都嫌硬的董卓小錢!那玩意兒,平日里看著就堵心,丟又不敢丟,花出去又遭人白眼,簡直就是雞肋中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也不敢棄。
“杜兄,陛下圣明?。 表f端捧著那一串串用料扎實、鑄工精湛的新錢,感受著那令人心安的分量,幾乎要老淚縱橫,“此策一出,不僅是惠民,更是救我等于水火啊!”
杜畿相對冷靜些,但指尖摩挲著新錢上清晰深刻的“五銖”二字,眼中也是精光閃爍:“確是圣明。然則,此事千頭萬緒,關乎民心穩(wěn)定,你我需即刻操辦,不容有失。首要之事,便是廣而告之,令百姓周知!”
兩人都是實干派,雷厲風行。當即,一隊隊信使手持蓋有官府大印的告示,騎著快馬,奔往京兆尹下轄的各個縣城、鄉(xiāng)亭、乃至大的村落。更有嗓門洪亮的小吏,在長安各市坊、城門處敲鑼打鼓,反復宣讀:
“鄉(xiāng)黨們聽真了!陛下有旨!體恤萬民,革除弊政!即日起,回收董卓逆賊所鑄之劣錢啦!”
“五十枚舊錢,可至官府指定地點,兌換一枚新鑄足色五銖錢!童叟無欺,過時不候!”
“朝廷賦稅、市場交易,日后只認新錢!舊錢限期半年兌換,半年之后,皆為廢銅爛鐵!”
“新錢鑄工精良,分量十足,保值耐用!快拿家里那些破爛來換真正的錢吧!”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遍關中大地。起初,百姓們是懷疑的,甚至是恐懼的。朝廷又要搞什么名堂?董卓小錢雖然爛,但好歹是錢啊,五十換一?聽著怎么像騙人的?別是新的盤剝手段吧?
然而,就在告示貼出、鑼聲敲響的幾乎同一時間,幾輛遮蓋得嚴嚴實實的馬車,在一眾豪奴壯仆的護衛(wèi)下,悄無聲息地從韋府和杜府的后門駛出,徑直前往剛剛設立、還沒幾個百姓敢來的官方兌換點。
“快!快搬進去!”韋府管事低聲催促,指揮著仆役將一箱箱、一袋袋沉甸甸的董卓小錢從車上卸下,抬進兌換點的后院。那數(shù)量之多,幾乎要把臨時倉庫堆滿。
杜家那邊也是類似光景,甚至動作更快幾分。
兌換點里負責清點記錄的小吏們都看傻眼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多……破爛錢。清點起來叮當作響,效率極低,但韋、杜兩家的管事就笑瞇瞇地等在旁邊,也不催促,只是眼神示意:趕緊的,按規(guī)矩辦,給我們換新錢!
這一切,自然被混在圍觀人群、乃至小吏中的繡衣使者看得一清二楚。詳細記錄迅速被整理成密報,送到了未央宮劉協(xié)的案頭。
劉協(xié)看著密報上“韋家首批兌換舊錢約合新錢一萬五千貫”、“杜家首批兌換約合新錢一萬二百貫”的數(shù)字,先是愣了一下,隨即哭笑不得。
“好嘛……朕的兩位能臣干吏,這執(zhí)行政策的速度是真快,薅朝廷……呃,是響應朝廷號召的積極性也是真高??!”劉協(xié)摸著下巴,對身旁的小太監(jiān)笑道,“你看,這算不算‘近水樓臺先得月’?”
“不過么,趨利避害,人之常情。韋、杜兩家囤積舊錢甚巨,借此良機出手,合乎情理。且其身為政策執(zhí)行者,自家率先兌換,雖存私心,卻也無形中向觀望的百姓示范此舉‘有利可圖’,并非朝廷陷阱,或可加速推行。只要其不逾矩,不克扣百姓兌換比例,便無大礙?!?/p>
“也罷。他們若能借此機會,把他們自家那些破銅爛鐵都清理干凈,輕裝上陣,好好給朕辦事,這點‘羊毛’,朕讓他們薅了!”劉協(xié)大度地一揮手,“告訴繡衣,繼續(xù)盯著,重點是看他們是否公平對待百姓兌換,有無克扣、拖延、刁難之舉。至于他們自家換多少,不必干涉?!?/p>
正如天子所料,韋端和杜畿這兩大京兆豪族“爭先恐后”兌換新錢的行為,果然產生了奇妙的示范效應。
原本還在觀望的百姓們,開始竊竊私語:
“哎,看見沒?連韋公、杜公家都拉著大車小車的去換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