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鉗用力合攏,銹蝕的鎖舌應(yīng)聲而斷。斷裂聲在寂靜的屋子里顯得格外刺耳。一股混合著陳舊木屑和塵埃的、難以形容的氣味,從門縫里飄散出來,撲面而來。
我深吸一口氣,用力推開了那扇沉重的門。
灰塵如同瀑布般傾瀉而下,在午后斜射的陽光里狂亂地飛舞。我捂住口鼻,艱難地爬上梯子,踏入了這個被時光遺忘的角落。
閣樓比我想象的要低矮、狹窄許多,屋頂傾斜,光線昏暗,只有幾縷陽光從瓦片的縫隙間擠進(jìn)來,照亮了空氣中無數(shù)漂浮的塵螨。里面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舊物,覆蓋著厚厚的、如同棉絮般的灰塵。有缺了腿的椅子、散了架的藤箱、蒙塵的座鐘……一切都像是凝固在了幾十年前。
我的目光,很快被墻角一個顏色稍顯不同的桃木小匣子吸引。它沒有被灰塵完全覆蓋,似乎不久前被人動過。我走過去,拂去匣子上的浮塵,蓋子沒有上鎖。
打開匣子,里面只有兩樣?xùn)|西。
一本封面模糊的硬殼筆記本,和一張邊緣已經(jīng)卷曲、嚴(yán)重泛黃的黑白照片。
我首先拿起那張照片。光線太暗,我看不清細(xì)節(jié),便拿著它,走到一縷從瓦縫透下的光柱旁。
只看了一眼,我的呼吸驟然停止,渾身的血液似乎在這一刻凝固了。
照片上,是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女孩,穿著民國時期常見的那種斜襟小襖和及膝的裙子,扎著兩個羊角辮。她懷里,抱著一只通體漆黑、只有四只爪子是白色的貓。黑貓的眼睛在照片上呈現(xiàn)出兩個詭異的白點,直勾勾地盯著鏡頭。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而那個小女孩……
那張臉,那眉眼,那笑起來嘴角彎起的弧度……竟然和我童年時的照片,一模一樣!不,甚至可以說,她就是另一個我!
一股寒氣從尾椎骨直沖頭頂,我手一抖,照片差點掉落。我顫抖著將照片翻到背面,那里,用毛筆寫著一行娟秀的小字,墨跡因年歲久遠(yuǎn)而有些暈開,但依舊清晰可辨:
“小妹與墨玉,攝于失蹤當(dāng)日。民國三十七年,臘月初九?!?/p>
民國三十七年?失蹤當(dāng)日?小妹?
大腦一片空白。奶奶只有父親一個兒子,父親也只有我一個女兒。這個“小妹”是誰?她為什么會和我長得一模一樣?她失蹤了?而那只叫“墨玉”的黑貓……
我的目光下意識地掃過昏暗的閣樓,仿佛那只黑白爪子的黑貓,會隨時從某個陰影里躥出來。
我強迫自己冷靜,深吸了幾口滿是塵埃的空氣,翻開了那本硬殼筆記本。
紙張脆弱得厲害,仿佛一碰就會碎掉。上面的字跡是奶奶的,清秀而工整,但越往后,字跡越發(fā)潦草、顫抖,仿佛在記錄某些極度驚恐的事情。
前面大部分內(nèi)容,記錄的都是些家?,嵤?,柴米油鹽,親戚往來。直到中間部分,內(nèi)容開始變得不同。
“……臘月初八,鄰村張嫂送來一只小黑貓,四爪雪白,說是能辟邪。小妹喜歡得緊,取名‘墨玉’?!?/p>
“……臘月初九,帶小妹和墨玉去鎮(zhèn)上照相。小妹淘氣,抱著貓不肯撒手?!?/p>
“……臘月初九,夜。小妹和墨玉……不見了!全家找了一夜,毫無蹤跡。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p>
“……找了整整一個月,活不見人,死不見尸。所有人都說,是被拍花子(人販子)拐走了。只有我知道……那天晚上,我聽見閣樓上有動靜,像是貓叫,又像是小妹在笑……我害怕,沒敢上去看……”
“……墨玉自己回來了!就在小妹失蹤后的第七天。它瘦了很多,眼神……那眼神不像貓,冷冰冰的,像是……像是人的眼睛,帶著怨氣。它整天蹲在閣樓的入口處,望著下面,也不叫,就那么看著?!?/p>
“……我越來越怕墨玉。我把它鎖進(jìn)了閣樓。它每晚都在里面抓門,那聲音……和小妹失蹤那晚我聽到的一模一樣!”
“……它會不會知道小妹在哪里?它是不是……成了精?老人們都說,黑貓通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