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水利局不是也挺可以的?”周彤有點不相信,瞪著兩顆又黑又深的雙眼問道。
“算是比較有錢,但跟你們這些執(zhí)法部門沒法比?!彼忠灿袌?zhí)法權,但只針對破壞河堤和水資源保護這方面,跟工商肯定沒法比。
有錢是因為有上級下達資金,每年的水利工程建設資金大概只有交通局能比,但那個一般工員是分潤不了的,只有幾個領導才能吃到這個肥肉。
“我們也沒啥了,就是過年收個禮什么的?!敝芡瘟嘶晤^,似乎有點羞愧。
“我連禮都沒見過長什么樣呢?!睏畛娇嘈χf道。
他也知道,水利局肯定跟工商局沒法比,強力的執(zhí)法部門,普通的小職員也有好處拿,但對于不強力的部門來說,中層領導都不一定有好處拿,像王爭明這樣的實權科長,也就是能混個吃喝收個禮品,連受賄都算不上。
經常有人說只要是當官的就是貪污腐敗分子,隔一個槍斃都有漏網的,實際現(xiàn)實中并沒那么嚴重,特別是把所有的公職人員都說成當官的,那就是夸張了。
不管什么制度,腐敗是從下向上聚集的,越往上越嚴重,但并不是說下面的人就不貪污不腐敗,而是沒有機會。
在貪、不想貪、不敢貪和沒機會貪這四種情況中,大多數(shù)人都處在沒機會貪的位置,當然了,從單位拿點筆紙也叫貪的話,那天下就沒有不貪之人了。
在以前,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為了維護統(tǒng)治,喜歡給民眾灌輸青天情節(jié),讓民眾有期盼有指望,其實完美的清官,每朝每代能出一個就算是政治清明了,實際上達到口口相傳的也就包拯和海瑞兩個。
但這兩位,包拯并不是清官,只是剛直不阿,敢于跟黑勢力做斗爭,而海瑞更像是有道德潔癖。
大多數(shù)的名臣和能臣都不是清官,特別是那些治世能臣,象周公、蕭何、諸葛亮、王安石、張居正,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清官。
即使是被稱為古往今來第一貪的和珅,實際上也不是只會貪污,反而算得上一個能臣。
以較高的道德標準,甚至說用“圣人”的標準來要求官員,本身就是一種苛求,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這么多都具有這么高道德情操的人。
有人說當官就該怎么清正廉明,但官員也是人,是人都有私心雜念,有欲望,封建社會已經充分證明,僅靠道德約束是不可能消滅貪污和腐敗的。
真正對貪污腐敗有效的,除了嚴格且周密的規(guī)章制度,讓權力運行在陽光之下,還要有嚴格的監(jiān)督制度和糾錯機制,同時適當高薪,讓官員衡量之下不值得犯錯。
比如一個官員過手的資金上億元,卻一分不取,只領幾千塊錢的工資,即使他不愿意去貪,別人也會千方百計拉他下水。
實際生活中是高級點官員不需要工資去養(yǎng)家糊口,買雙襪子都能報銷,請吃飯的人能排到年底,而普通職工領著只能養(yǎng)家糊口的工資,上行下效,誰想不貪。
無非是沒有機會而已,不管是貪污、腐敗、還是受賄的機會。
這三者有著明顯的區(qū)別,貪污是將公眾的錢放入個人腰包,這個只有經手錢的人才有機會,同時貪污對對制度的破壞和對社會的危害是最大的,懲罰也是最嚴重的。
隨著制度的完善和反腐能力的提升,直接貪污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你都接觸不到錢,咋貪污錢。
腐敗是用公眾的錢進行個人享受,比如說公款吃喝、宴請、旅游、購物、享受,這種行為覆蓋面相對較大,同時也較為隱蔽,屬于貪污的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