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有人提議,找一批看起來像農民工的干部來充當農民工,這樣的話可以確保節(jié)目效果,但這個提議被楊辰毫不猶豫地否決了。
這樣的話是節(jié)目效果肯定會好,你讓他們說什么他們就說什么,你讓他們怎么配合他們就怎么配合。
但是一旦被揭露出來,就是大丑聞了,這種事又瞞不了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造假,至少參會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家屬都能夠認出來。
所以楊辰要求必須是真正的農民工,哪怕是麻煩點呢,也得是真的。
不過根據最新的方案內容,楊辰又提議,可以請一部分包工頭過來,他們本身也算是農民工的一部分,同時又是管理者。
而且他們一般都見多識廣、能說會道,相對來說會更容易配合。
把人找好之后,剩下的就都是劇本了。
誰提什么問題,誰來負責解釋,順序誰先誰后,都要提前排練好,問題和建議都是提前問好的,這樣才顯得真,這些問題也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然后提前培訓,看看誰適合那個角色,就連楊辰也參加了一次排練,其它人的排練次數就更多了。
方案摒除了意見中很多不切合實際的內容,提出的措施都是比較容易落實或有可操作性的。
比如,在保障農民工工資方面,把那些虛頭巴腦的內容全部去掉了,提出來的都是干貨。
首先就是設立舉報電話,電話設在縣委督察室,持一個根治農民工欠薪工作辦公室,由督察室負責落實拖欠工資的保障,如果是本地企業(yè)拖欠,那么由督察室核實之后,動用各種手段幫助索要;如果是本地農民工被外地企業(yè)拖欠,那么先由督察室協(xié)調對方當地的對應機構,如果依然不行,那么就由縣里聘請的律師出面,向對方索要,如果依然不行,那就起訴,起訴的費用由縣里支付。
同時,凡是因為家中有急事索要工資的,比如家庭成員大病、孩子上學、突發(fā)意外等,如果欠薪辦不能幫助他盡快拿到,那么可以申請專項基金的救助,根據你的拖欠額,給你提供一定的幫助。
在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方面,一是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和幫助服務,縣里雇傭專業(yè)的法律援助團隊,進行免費服務;二是在每年的年初、夏收、中秋或秋收時節(jié),在各鄉(xiāng)鎮(zhèn)舉辦外面務工應知應會培訓班,該培訓班以靈活多變的服務形式,對準備外出務工人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分別為簡單的對他們有用的法律法規(guī)、安全知識、健康衛(wèi)生等知識,以及南邊常見的風土人情。
在這個基礎上,定期舉辦更為高級的培訓班,培訓外出務工人員的職業(yè)技能,并尋求專業(yè)的職業(yè)中介服務機構進行合作,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就業(yè)信息、就業(yè)指導和職業(yè)介紹,以有組織地進行勞務合作,或者與用工集中地的勞動部門進行長期合作,直接進行點對點服務。
在為農民工提供公共服務方面,外出務工的縣里暫時不好解決,但在本地的務工人員,一是建設保障性住房,為他們提供廉租房和集體公寓等服務;二是在開發(fā)區(qū)附近,建一所專業(yè)的務工人員子女學校,在收費、管理和教學質量方面一視同仁,對于其它公辦幼兒園、學校,必須余留一部分務工人員子女入校名額。
出于節(jié)目的需要,這個座談會可以是劇本式的,以表演的形式,一切按照排練進行,但工作卻必須是真實的,實實在在的,這是楊辰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