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當之后,楊辰還要再去縣里,陪著走一遍縣里的流程,一來他現(xiàn)在也算是縣領導的一員,二來他是跟香江那邊的對接人,很多事還需要他去溝通。
這次領導來,是對連紹成的大考,也算是對楊辰的小考,領導滿意,皆大歡喜,領導萬一不滿意,楊辰可就是兩罪并罰了。
到縣里楊辰就不用這么操心細節(jié)了,誰負責誰決定,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他也不會去多這個嘴。
正是因為比以前更加低調(diào)和內(nèi)斂,所以他提副處這件事,在普通干部或低層領導中,造成的影響不大,大家對他的觀感反而更加好了。
對他羨慕嫉妒恨的群體,主要是鄉(xiāng)黨委書記這一伙,特別是那些老資格的鄉(xiāng)黨委書記。
但楊辰又從不在他們面前擺譜擺架子,雖然限于身份,不會再象以前那樣認低伏小,但謙遜禮貌是一定要做到位的。
有的明眼人就在楊辰的身上,看到了楊丙富的影子,雖然比楊辰豪爽大氣點,但楊丙富也是這個作派。
只是楊辰自己都沒有察覺到這一點。
這也是張紅霞、連莉和韓國強等人跟他感情融洽的原因。
楊辰當然不知道這一點,從幾十年后回來的他,對小叔的感情已經(jīng)很淡漠了,現(xiàn)在的話,甚至還比不上張紅霞。
根本不覺得小叔對他的影響有多深。
所有都準備妥當之后,連書記才放大家回去休息,走的時候,看到縣委辦、政府辦各個房間依然是燈火通明,楊辰輕輕嘆了口氣,還好自己當時沒選擇調(diào)到政府辦來。
去水利廳真是一步好棋,不然的話別說沒這么快晉升,也不可能認識藺春林,更不可能認識梁知博。
這就叫機遇,至少節(jié)省了楊辰十年的時間,如果加上這個副處的話,節(jié)省了楊辰二十年的時間。
回到家之后,楊辰給段雙林打了一個電話,詢問徐家春的挖角情況。
段雙林按照楊辰說的跟對方一溝通,特別是這邊一投產(chǎn),他那邊可能就要倒閉,對方就有點被打動了,終于開始詢問這邊的情況,廠子準備建成什么樣,員工怎么解決,到時候誰管他,什么待遇等。
最后他又提出,想帶幾個人過來,有幾個人是通過他進廠子的,他如果走了,怕這些人被排擠,這個不用請示楊辰,段雙林就能答應。
一個完全新建的廠子,什么員工都缺,不是怕對方去上面告狀,楊辰還想多挖點人呢。
這也是很多國企被收購的原因,白手起家的難度是非常高的,楊辰現(xiàn)在也只能說有個基本班底,還撐不起一個投資億元的廠子。
臨睡著,楊辰看著手機短信里的號碼,猶豫再三,始終沒有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