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非圓,乃古“五銖”形,一面刻數(shù),一面空白。
他觀其形,聽其聲,察其位,良久,開眼,提筆,書:
“041118233033+07”
當夜開獎,無人中藍球。
百元歸庫。
次日,百人至。
他再擲銅錢,觀數(shù),書:
“051219233133+08”
中六紅者一人,得百元。
藍球未中。
第三日,人滿為患。
他閉目,取一片發(fā)財樹葉,置于香火上,葉燃,化灰,灰形如“3”。
他睜眼,書:
“030609121518+03”
中者寥寥。
七日后,數(shù)運堂庫銀積三百元。
劉偉兵不動分毫,唯每日添香,換水,對財神像低語。
人漸信之——此非賭,乃“數(shù)運之考”。
有老婦,連投七日,未中分毫,第八日欲棄。
劉偉兵忽喚:“阿婆,留步?!?/p>
老婦回首。
他取一片金葉,遞之:“持此葉,明日來,投‘132134010203+13’,必中六紅?!?/p>
老婦疑,歸家,夜夢金童持數(shù)幡,誦“132134”,驚醒。
次日,持葉來,投此數(shù)。
開獎:132134010203+09
六紅全中!得百元。
老婦跪拜,稱“數(shù)主顯靈”。
消息傳開,數(shù)運堂門庭若市。
劉偉兵立新制:
每周設(shè)“大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