闥大偉死后第三年,清明。
川西高原的春天來得遲。山風仍帶著殘冬的寒意,吹過荒原,卷起枯草與塵沙。山道兩旁,經幡在風中獵獵作響,紅黃藍綠,像無數(shù)招魂的幡。遠處雪峰未融,銀光刺眼,映得天地一片冷白。
在308國道旁一處向陽坡地,有一座孤墳。
墳不大,青石壘砌,墓碑無字,只在底部刻著一行小字:
“流量已斷,>靈魂未關?!?/p>
這是闥大偉的墓。
他死后,家屬將他葬于此地——不是故鄉(xiāng),而是他墜亡的山谷附近。他們說:“他活著時,心在這條路上;死了,也該守著這條路?!?/p>
墳前常有香火,偶爾還有人擺上一瓶紅牛、一包壓縮餅干,或一部舊手機,屏幕亮著,循環(huán)播放他最后的直播片段。
沒人知道,這座墳,早已不是普通的墳。
自他下葬起,墳上便長出一片草皮。起初無人在意——春草萌發(fā),本是自然??蓾u漸地,村人發(fā)現(xiàn)不對勁。
那草,綠得異常。
不是春草的嫩綠,也不是夏草的深綠,而是一種近乎**熒光的翠綠**,在陽光下泛著微光,像涂了磷粉。更奇的是,它的生長軌跡,違背常理。
它不向四周蔓延,只在墳頂一圈圈盤繞,自外而內,螺旋而上,如同某種古老的符文。
到了第三年清明,那片草皮終于成型。
它長成了一個笑臉。
一個清晰、完整、帶著幾分得意與亢奮的人形笑容——正是闥大偉在直播中,每次打賞暴漲時露出的那種笑:嘴角咧至耳根,眼睛瞇成縫,臉頰高高鼓起,像一張被強行拉扯的面具。
草皮的弧度精準得令人發(fā)寒。
左嘴角微微上翹,右嘴角略高一分,與他生前慣用的“勝利微笑”完全一致。
草葉如線,細密編織,竟連笑紋的深淺都還原得一模一樣。
牧民路過,嚇得扔掉煙斗,跪地叩首。
老村長拄著拐杖來看,顫聲說:“這不是草……是魂在長。”
當晚,他燒了三炷香,念了半宿往生咒。
可沒人敢動那片草。
它仿佛有靈,若有人試圖踩踏或割除,草葉會瞬間枯黃,但次日清晨,又恢復如初,綠得更甚,笑得更
時間倒回三年前,闥大偉墜亡前夜。
他的直播間,名為“徐霞客再世·闥大偉”,粉絲數(shù)217萬。每場直播,觀看人數(shù)在五十萬至百萬間浮動。打賞榜前十,常年是幾個固定ID:
“逐風者”
“山魂”
“觀自在”
“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