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竟有道士以一字?jǐn)嗨麨榈郏M非天意?
他強壓激動,故作鎮(zhèn)定:“胡言亂語!此字不過絲織之物,何來帝象?”
道玄伏地,朗聲道:“天機已現(xiàn),非人力可掩。
王爺若起兵南下,必得天下!
此乃天命所歸,非臣妄言?!?/p>
朱棣不再掩飾,重賞道玄黃金百兩、良馬十匹,悄然離去。
四年后,靖難之役爆發(fā);
三年后,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為帝,年號“永樂”。
而“帛”字之讖,成了他“奉天承運”的最佳注腳。
民間傳言:“燕王得‘帛’字,乃天授帝位?!?/p>
道玄的代價
天一道館因此名聲大噪,香火鼎盛,金銀如流水涌入。
道玄用這些錢擴(kuò)建道觀,收徒傳道,一時風(fēng)光無兩。
可李淳罡再次現(xiàn)身。
他立于觀外古松之下,白發(fā)飄飄,手持紫檀羅盤,目光如電。
他未入觀,只遙遙一指,羅盤指針直指道玄心口,發(fā)出低沉嗡鳴。
道玄出迎,跪拜于地。
李淳罡沉聲道:“你又泄天機了。
‘帛’字之測,看似順應(yīng)天命,實則推了一把。
若無你那一句‘皇頭帝足’,朱棣未必敢反。
如今天下大亂,血流成河,你,難辭其咎。”
道玄辯解:“我只是說了真相。
天命如此,非我所能改。”
李淳罡冷笑:“真相,也需要時機。
你提前說出,便是篡改因果。
你可知,建文帝雖削藩,但本可善終?
你一句‘必得天下’,激起了朱棣野心,致使數(shù)十萬將士戰(zhàn)死,百姓流離失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