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字若倒寫,竟成“白巾”二字,主喪服之象;
若加一“血”字旁,則成“伯”,暗合“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之典,主忠臣殉國(guó);
若拆為“白”與“巾”,則“白”為西方,主殺伐,“巾”為覆蓋,主掩埋,合為“葬兵于西”之局。
他猛然醒悟:朱棣雖得天下,但必有血債,子孫亦將遭報(bào)。
果然,永樂年間,朱棣誅方孝孺十族,殺齊泰、黃子澄,血洗南京;
其孫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幾乎亡國(guó);
至明末,崇禎自縊,李自成破城,大明覆滅。
皆與“帛”字之讖,隱隱相合。
道玄長(zhǎng)嘆:“一字之言,竟?fàn)縿?dòng)百年國(guó)運(yùn)。
我雖無心為惡,卻已種下惡因?!?/p>
他開始反思“六神拆字”之術(shù)。
他知此術(shù)非凡人可掌,若用之不當(dāng),輕則誤人,重則亂國(guó)。
他立下新規(guī):
此后測(cè)字,不得直言天命,只可暗示;
不得為帝王將相測(cè)字,恐亂天下;
若見大兇之象,寧可沉默,不可妄言。
他以為如此,便可避劫。
可他不知,天機(jī)一旦開啟,便如江河決堤,再難收回。
盡管道玄閉關(guān),天一道館名聲卻已傳遍天下。
百姓聞“帛”字成讖,紛紛前來求測(cè)。
一將軍寫“武”字,問戰(zhàn)事。
道玄見“武”中“止”字被“戈”所壓,斷曰:“此戰(zhàn)必勝,但主將有血光?!?/p>
果勝,但副將戰(zhàn)死。
一代嫁小姐寫“嫁”字,問姻緣。
道玄見“家”中“豕”字歪斜,主夫家不寧,勸她延期。
后查明未婚夫有惡習(xí),婚事作罷。
又有一商賈寫“財(cái)”字,問可得大財(cá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