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四年,春。
長安城柳絮紛飛,梨花如雪。
李淳罡已不惑之年,可容貌仍如二十少年,膚若凝脂,目如點漆,發(fā)黑如墨,無一絲白。他自修《呂氏春秋相面術》中的“駐顏篇”,以“觀天象、調氣息、養(yǎng)神光”之法,逆改命格,青春永駐。
“駐顏篇”有云:
“人之衰老,非歲月所致,乃心神耗散,精氣外泄。若能守神于內,觀星于外,調息于中,自可返老還童?!?/p>
他每日寅時起身,面朝東方,吞吐紫氣,靜坐三刻;午時觀日影,測陰陽流轉;子時仰望北斗,以神光接引星力。久而久之,體內自有清氣循環(huán),百病不侵,容顏不改。
他相人之術,已達“隔墻觀命”之境。
人未近,他已知其生辰八字;人未言,他已曉其心事隱秘。
他甚至能“觀項鏈”——貴人佩戴之物,皆藏氣運。一眼望去,便知其福禍長短。
曾有一貴婦攜金項圈求見,問吉兇。李淳罡觀其項圈:金光黯淡,內有黑絲纏繞。
他道:“此物不祥,乃亡夫之遺物,你佩戴已久,已沾其怨氣。若不除之,三月內必有血光?!?/p>
貴婦不信,歸家后仍佩戴。三日后,其子墜馬,頭破血流,險些喪命。她驚懼萬分,將項圈投入井中,自此病愈。
消息傳入宮中。
一日,內侍傳旨:“圣上召神相入宮,為八位皇子相面。”
李淳罡不敢違逆,整衣入宮。
金殿之上,八位皇子分列兩側,皆錦衣玉帶,氣度不凡。玄宗端坐龍椅,頭戴冕旒,目光如炬,不怒自威。
“聽聞你相術通神,今日朕考你一考?!毙陂_口,聲如洪鐘。
李淳罡稽首:“臣不敢欺天?!?/p>
他逐一觀相。
長子琮:鼻梁中斷,如刀劈兩半,主早夭,不宜儲君。他斷言:“此子壽不過三十,若為太子,國必不穩(wěn)。”
次子瑛:眉壓眼,眼露兇光,法令紋直入嘴角,主性剛烈,終遭構陷。他道:“此子有才無德,易招小人妒忌,恐難善終。”
三子亨(即后來的肅宗):耳厚垂輪,如佛耳,目有神光,鼻梁高聳,天庭飽滿,主大貴之相。他斷:“此子有中興之命,然需歷劫方成?!?/p>
四子琰:唇薄如紙,齒露如犬,眼神游移,主心術不正,終將失德。他言:“此子好色貪權,若掌大權,必敗國綱?!?/p>
其余諸子,亦各有評斷。
玄宗聽罷,面色微沉。他本寵愛次子瑛,欲立為太子,然李淳罡之言,如冷水澆頭。
他忽問:“朕之江山,能傳幾世?”
李淳罡心頭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