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七魄滯留’。人有七魄:尸狗(警覺)、伏矢(排泄)、雀陰(情欲)、吞賊(免疫)、非毒(排毒)、除穢(代謝)、臭肺(呼吸)。七魄需四十九日方散盡。他一生自律,七魄不亂,故尸身不腐,魂力猶存。此非妖異,乃德厚之征。”
第十三日:
他的孫女做數(shù)學題,一道應用題百思不解。
題曰:“甲乙兩人相向而行,甲速每小時5公里,乙速每小時3公里,相距24公里,幾時相遇?”
她算了三遍,答案皆錯。
夜里,她夢見爺爺站在黑板前,穿著中山裝,拿著粉筆,一步步講解:
“你看,這里要用分配律……先括號,后乘除……甲乙速度相加,5+3=8,總路程除以速度和,24÷8=3小時。記住,數(shù)學不是死記硬背,是——理解?!?/p>
醒來,題目豁然開朗,如醍醐灌頂。
她翻開作業(yè)本,發(fā)現(xiàn)那道題旁,竟多了一行小字,墨跡未干,正是爺爺?shù)墓P跡。
第二十一日:
實驗小學老教學樓,深夜傳來講課聲。
保安老李持手電巡查,循聲而去,見五年級舊教室門縫透光。
推門,空無一人。
黑板上卻寫著滿滿一板算式,粉筆灰簌簌落下。
他抬頭,見講臺上似有一個人影,穿中山裝,右眼失明,左手持粉筆,正緩緩轉(zhuǎn)身。
老李嚇得后退,手電落地。
再開燈時,人影已無,唯余黑板上一行字:
“作業(yè)要按時交,不然我會上門?!?/p>
三年后,江城實驗小學。
一位新來的數(shù)學老師,名叫陸明,四十歲左右,戴圓框眼鏡,講課風格嚴謹,最愛說:
“數(shù)學不是死記硬背,是——理解?!?/p>
他板書工整,習慣性地把作業(yè)本折成直角。學生們發(fā)現(xiàn),他從不寫錯題,即使閉眼,也能精準畫出標準圓。他走路時,永遠站得筆直,如講臺上授課。
更奇的是——他總在深夜巡視校園,尤其是老教學樓的舊教室。保安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