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的秋,濕熱未退,山霧如瘴,纏繞在姚氏莊園的漢白玉柱上,久久不散。金漆大門緊閉,噴泉停歇,石獅眼中似有血絲隱現(xiàn)。村中傳言:姚家氣數(shù)將盡,陰風已入宅。
姚大最先出事。
他每日大魚大肉,海參鮑魚不離口,人參酒當水喝。血糖常年超標,卻只當“富貴病”,從不忌口。某夜,他突感口渴難忍,飲水如海,尿頻如注,一夜十次。腳趾發(fā)黑,潰爛流膿,惡臭撲鼻,如腐肉生蛆。
醫(yī)院診斷:糖尿病足壞疽,并發(fā)癥已侵腎、眼、心。
西醫(yī)經(jīng)過詳細檢查和診斷后,嚴肅地建議患者進行截肢手術,以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然而,患者及其家屬對這一決定感到震驚和難以接受,他們決定尋求中醫(yī)的幫助。
于是,一場中醫(yī)會診開始了。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醫(yī)師坐在患者面前,他輕輕地搭起患者的手腕,仔細地感受著脈搏的跳動。片刻之后,老醫(yī)師的眉頭微微一皺,露出驚訝的表情。
“此為‘土虛’之極?。 崩厢t(yī)師驚嘆道。他解釋說,人體的脾胃就如同大地一樣,是運化水谷精微的重要器官。而現(xiàn)在患者的脾胃功能極度虛弱,無法正常運化食物,導致濕濁內(nèi)生。這些濕濁之氣在體內(nèi)積聚,逐漸轉化為糖毒,并隨著氣血的運行流竄到全身各個部位。
老醫(yī)師接著說,要治療這種病癥,關鍵在于健脾祛濕。他開出了一個藥方,其中主要的藥材包括黃芪、山藥和茯苓。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山藥則能健脾益胃、滋腎益精,有助于調(diào)節(jié)脾胃的陰陽平衡;茯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能夠幫助排除體內(nèi)的濕濁之氣。
老醫(yī)師囑咐患者按照這個藥方進行調(diào)理,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過多油膩和甜食。他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的病情一定會有所改善。
姚大不信,仍吃海參鮑魚,喝人參酒。
“我命格貴不可言,豈會死于小???”
半年后,腎衰竭,透析維生。
又半年,心梗猝死,終年52歲。
出殯那日,烏云壓頂,雷聲隱隱,未落雨,卻有冰雹砸下,擊碎墓碑一角。
碑文“姚門昌盛”四字,金粉剝落,露出底下刻痕——原是“姚門敗亡”,后被覆蓋。
姚二更慘。
他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不僅包養(yǎng)了情婦,還肆意揮霍錢財,每晚都沉醉于聲色犬馬之中。然而,就在某個夜晚,他的放縱生活終于迎來了可怕的后果。
那一夜,情婦的丈夫突然持刀闖入了他的房間。丈夫滿臉怒容,眼中燃燒著仇恨的火焰,手中的刀閃爍著寒光。還沒等他反應過來,丈夫便猛地一刀砍向他的右腿。
剎那間,鮮血如噴泉般噴涌而出,染紅了腳下的地毯。他慘叫一聲,身體失去平衡,癱倒在地。劇痛襲來,讓他幾乎無法忍受,他只能用手緊緊捂住傷口,試圖阻止鮮血的流失,但這一切都只是徒勞。
他的嘶吼聲在房間里回蕩,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然而,這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因為他的住所位于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周圍并沒有鄰居能夠聽到他的求救聲。
或許有人聽到也不會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