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終南山。
大雪紛飛,如天女散花,覆蓋了七十二峰。
山道斷行,鳥獸匿跡,唯有松林深處,雪壓枝頭,偶爾“咔”地一聲輕響,碎玉傾落。
山腳,一座新墳靜靜矗立。
墓碑上刻著:“慈母目地蓮之墓”。
碑前擺著幾束野菊,花瓣上覆著薄雪,卻仍透出淡黃的生機(jī)。
段巨臣立于墳前,一身素衣,身形清瘦,右腿微跛。
他手中捧著一卷書稿,輕輕放在碑前。
“媽,新書寫完了?!彼吐曊f,“叫《心燈》。
講的是一個孩子,被命運(yùn)打倒,卻始終沒熄滅心里那盞燈?!?/p>
風(fēng)起,書頁翻動,似有回應(yīng)。
他環(huán)顧四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片墳地的整體格局,它背靠主峰,宛如一把巨大的太師椅,將整個墓地環(huán)抱其中。
這種格局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一個寧靜而莊重的氛圍之中。
隨后,他的目光被前方的一池清水所吸引。
那池水在冰雪初融之際,顯得格外清澈,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倒映著天空和周圍的山巒。水光瀲滟,美不勝收,給整個墳地增添了一抹靈動的氣息。
再看左右兩側(cè),左邊的青龍山脈蜿蜒曲折,猶如一條騰飛的巨龍,氣勢磅礴;
而右邊的白虎山脈則伏降在地,宛如一只溫順的巨獸,守護(hù)著這片墓地。這樣的布局,既有著龍騰虎躍的活力,又有著沉穩(wěn)內(nèi)斂的氣質(zhì)。
深吸一口氣,
這時,他注意到了水口的位置。水口處的水流被巧妙地鎖住,使得整個氣場得以匯聚不散。這種設(shè)計不僅體現(xiàn)了古人對風(fēng)水的精妙理解,更讓人感受到一種神秘而莊嚴(yán)的氛圍。
正是當(dāng)年舅舅目地穴為父親所選的“金盆葬”之地。
可段巨臣并未獨(dú)占。
他將此地一分為二,一半安葬母親,一半空置。
“留給我舅舅?!彼f。
隨行的工人不解:“他害了您一家,您還給他留墳地?”
段巨臣搖頭:“他不是害我,是被自己的恨所害。
我媽臨終說,他不懂風(fēng)水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