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三道更是達到了天師二三重天的層次。
不用說,那三人應該就是茅山的三位老祖了。
同時,凌然還意外地察覺到,在茅山周圍隱藏著一個龐大卻微弱的陣法波動。
可惜的是,這個陣法似乎已經(jīng)停止運轉(zhuǎn)了。
“沒錯,這里就是我從十五歲到二十五歲,整整十年生活的地方!”
九叔微微一笑,語氣中帶著幾分懷念。
“哇,師傅,那山上還有您以前住過的屋子嗎?”
這時文才換好了褲子,氣喘吁吁地跑了回來。
幸好他們來之前就打算在這里住幾天,所以隨身帶了替換衣物,否則今天剛來就出糗了。
“當然還有,自從靈氣枯竭以來,茅山收徒的標準對于想要修煉的人來說,變得越來越苛刻。
導致一千年前每屆弟子都有幾百人,到現(xiàn)在每代弟子只剩下幾十人,所以山上空置的房屋非常多。
即便是去世的弟子,只要是在茅山居住過的,都會有后輩弟子每天打掃房間,直到去世才會收回。
如果你是在茅山終老的,那你的房間還會保留五十年!”
說到這,文才的眼神中帶著幾分感慨。
“別說我的房間了,就連你們師祖、我?guī)煾敢磺宓廊说奈葑?,現(xiàn)在都還保留著?!?/p>
聽到文才的問題,九叔忍不住嘆了口氣。
說實在的,這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
這些年來,茅山一直沿用舊的收徒標準——只有具備吸納天地靈氣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入門修行。
若是通過了,便可在山上修煉一年。
一年之后,依照修煉進度推算,若能在四十歲前踏入地師之境,便可正式拜入茅山門下!
若無法達成這一門檻,那就只能另尋出路了。
若是在靈氣充沛的年代,這標準其實并不苛刻。
因此在茅山鼎盛時期,每屆弟子數(shù)量甚至高達上千人,極為壯觀。
也正因為弟子眾多,茅山當年才進行了大規(guī)模擴建。
如今人丁稀落,整座山門顯得格外冷清。
九叔的一番解釋讓文才、秋生等人頓覺豁然開朗。
“走吧,我們先上山,說不定還能碰到幾位熟悉的師叔?!?/p>
喜歡僵尸:拜師九叔,葬尸成道祖請大家收藏:()僵尸:拜師九叔,葬尸成道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