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懸疑檔案收錄 > 繡針下的暗碼(第1頁)

            繡針下的暗碼(第1頁)

            驚蟄的雷聲滾過瓦檐時,蘇硯之正對著那方繡繃出神。繃上的《寒江獨釣圖》只剩最后幾針,可魚線突然在指尖打了個死結,解開時竟牽出根極細的銀絲,線頭沾著點暗紅的胭脂——這是她接管“錦繡閣”的第三十七天,繡繃是前掌柜柳夫人的遺物,據說這位清末民初的繡娘臨終前,把自己反鎖在繡房,直到丫鬟撞開門,才發(fā)現她伏在繡繃上,指尖的銀針穿透了三層絹布,扎在“孤舟”的位置,繡線在布背面繞出個奇怪的結。

            蘇硯之是非遺蘇繡傳承人,對老繡品有種近乎本能的敏感。她發(fā)現這幅《寒江獨釣圖》的針法不對勁:水面用了“亂針繡”,本該隨性的針腳卻藏著規(guī)律,放大看像串連續(xù)的符號,其中三個“×”形針腳,與柳夫人賬本里夾的那張匯票存根上的印章缺口完全吻合。賬本最后一頁記著筆奇怪的支出:“銀十兩,針七枚,胭脂三盒”,日期是宣統(tǒng)三年三月,旁邊畫著個繡繃的簡筆畫,繃心標著個紅點。

            “蘇老師,繡線的成分分析出來了?!敝职⒗C捧著報告單進來,靛藍布裙上沾著絲線,“除了常見的桑蠶絲,里面還摻了頭發(fā)絲,發(fā)質與柳夫人的梳篦里殘留的完全一致。最奇的是那根銀絲,鍍了層硫化物,遇熱會顯字?!?/p>

            繡房的老妝奩突然自己彈開。第三層抽屜里,壓著半塊斷裂的玉佩,玉質通透,斷裂處的紋路像幅縮小的街巷圖,其中一處凸起,形狀與城南“胭脂巷”的石板路凹槽分毫不差。蘇硯之想起柳夫人的侍女回憶錄里寫過:“夫人常對著玉佩繡到三更,說那上面的路能通到想去的地方?!倍僦镌诿駠鴷r是家繡品鋪的聚集地,1912年一場大火后,半數店鋪化為灰燼,柳夫人的繡品鋪就在其中。

            阿繡在繡繃的木框里找到個暗格,里面藏著張泛黃的藥方,是柳夫人的筆跡:“當歸三錢,紅花一錢,同入胭脂,七日可染。”藥方的邊緣有針孔,排列成“7-3-1”的數字,與賬本里的支出能對應上。蘇硯之按方配了胭脂,涂在《寒江獨釣圖》的孤舟上,絹布竟透出字跡:“宣統(tǒng)三年,三月初七,藏于畫舫,針為鑰”。

            “畫舫?”阿繡翻著地方志,“胭脂巷當年臨著護城河,有家‘泊月舫’畫舫,正是柳夫人的產業(yè),大火后沉在了河底。有老輩人說,畫舫沉前,柳夫人往里面搬了七口大箱,說是‘壓艙的繡品’?!?/p>

            蘇硯之突然注意到,畫中漁翁的蓑衣邊緣,有七處針腳格外密集,像被人刻意扎過。她用鑷子挑開最密的一處,里面露出半截針尾,針身藏在布下,順著針跡拆開,竟在畫舫的位置找到個夾層,里面是張黑白照片:年輕的柳夫人站在畫舫前,手里舉著枚銀針,針尾的花紋與妝奩里找到的那枚銀簪完全相同。

            當晚,護城河的水面突然泛著銀光。蘇硯之帶著玉佩趕到岸邊,月光下,玉佩的斷裂處與水面倒影拼合成完整的街巷圖,圖中紅點的位置,正對著河底畫舫的殘骸。她雇了潛水員下去,從畫舫的艙底撈出個樟木箱,箱鎖是個針孔形狀,正好能插進那枚銀簪。

            箱子里沒有繡品,只有七卷藍印花布,每卷布的邊角都繡著個“柳”字。展開第三卷,布背面用銀線繡著串人名,都是當年胭脂巷的繡娘,其中六個名字被打了叉,只?!吧蚯嗪獭比齻€字完好。布角的針腳里,卡著片胭脂花瓣,花瓣的脈絡里,藏著極細的銅絲,在燈光下彎出個“乙”字。

            “沈青禾是柳夫人的師妹?!卑⒗C指著縣志里的繡娘名錄,“1912年大火后就失蹤了,有人說她卷走了柳夫人的積蓄,也有人說她在火里救了人,自己沒出來?!?/p>

            第七卷藍印花布的夾層里,藏著封血書,是沈青禾的筆跡:“火是假的,是為護那批賑災的銀錠。我將銀錠熔成銀絲,藏在七幅繡品里,針腳為記。柳師姐用胭脂染線做標記,說待天下太平,再取出救濟窮人?!毖獣哪┪?,蓋著個針腳組成的印章,正是匯票存根上那個帶缺口的章。

            潛水員在畫舫的暗艙里找到另外六幅繡品,每幅的針腳符號拼起來,是張銀錠熔鑄的分布圖。蘇硯之突然明白,柳夫人賬本里的“銀十兩”是幌子,實際藏了上千兩賑災銀,當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清廷動蕩,她怕銀錠被亂兵搶走,才想出用銀絲藏銀的法子。

            阿繡在最后一幅繡品的布軸里,發(fā)現了柳夫人的絕筆:“沈師妹帶半塊玉佩去找新軍,我留半塊守著畫舫,針腳里的路,是給后人的指引。那七枚針,是打開銀庫的鑰匙?!?/p>

            警方根據分布圖,在胭脂巷遺址的地窖里挖出了尚未熔解的銀錠,上面的官印顯示是當年的賑災???。蘇硯之將七幅繡品拼接起來,發(fā)現背面的銀線組成了“天下大同”四個字——是柳夫人和沈青禾對亂世的期盼。

            繡房的老妝奩后來成了展品,打開時總能聞到淡淡的胭脂香。驚蟄的雷再響起時,蘇硯之仿佛看見柳夫人坐在繡繃前,指尖的銀針穿透時光,在絹布上繡出條路,路上的每個針腳,都像在說:“繡品會老,可藏在針腳里的心意,永遠鮮活。”

            喜歡懸疑解密檔案請大家收藏:()懸疑解密檔案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