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電視劇解密檔案眼中釘片尾曲 > 玉琮檔案:星骸咒(第2頁)

            玉琮檔案:星骸咒(第2頁)

            “你毀不掉星圖的!”周明遠的聲音帶著瘋狂,“七竅冢的七位觀星者早就預言,五百年必有一人能解星圖,那個人就是你!”

            通風口外是片竹林,趙硯之順著竹竿滑下去,腳踝卻被什么東西纏住——是根紅繩,和李建國手腕上的一模一樣,繩尾系著塊玉,正是1956年失蹤的第七塊射口。她突然明白,祖父當年根本沒藏起玉塊,而是將它系在了自己的護身符上,用血脈之力封印著星力。

            竹林深處的土坡上,有七個隆起的小土包,每個土包前都立著塊無字碑。趙硯之在最大的土包前跪下,指尖摳開浮土,露出塊青石板,上面刻著與龜甲相同的星圖,第七顆星的位置刻著個“趙”字,筆畫間滲出暗紅色的液漬,與玉琮的血沁如出一轍。

            這就是“七竅冢”——七位觀星者的埋骨之地,星骸琮的原材料來源。

            她將第七塊玉嵌回隨身攜帶的碎玉中,星骸琮突然發(fā)出青光,射口的圓孔里噴出七道光束,在空中匯成完整的星圖。圖上的星辰流動著,漸漸顯露出文字,是先秦的大篆:“紫微宮下有秘道,以星骸為鑰,啟則地動,七宿歸位之日,便是人間換天之時?!?/p>

            文字消失的瞬間,趙硯之感到胸口劇痛,雙魚玉佩像要鉆進肉里,皮膚下的血管開始發(fā)光,像玉琮上的血沁在游走。她想起祖父的話:“星力可敬不可用,解秘者需以身祭星,方能鎮(zhèn)住亂序?!?/p>

            周明遠的腳步聲從竹林外傳來,青銅劍的鋒芒在月光下閃著冷光:“交出星圖!否則讓你和你祖父一樣,變成玉里的血沁!”

            趙硯之突然笑了,將星骸琮舉過頭頂,任由月光灑在玉面上。她想起祖父臨終前的眼神,那不是恐懼,是釋然——他早就知道,解開星圖的人,必須成為新的“星骸”,才能阻止秘道開啟。

            四、血沁重生

            當青銅劍刺過來時,趙硯之將雙魚玉佩猛地按進星骸琮的第七個射口。玉佩與玉琮接觸的瞬間,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青光沖天而起,將整個竹林照得如同白晝。周明遠被光浪掀飛,青銅劍脫手而出,插進最近的土包里,劍身迅速覆蓋上青綠色的玉化膜,像被土包里的力量吞噬。

            趙硯之感到自己的血液正在流失,順著射口流進玉琮,與里面的星骸融合。她的視線漸漸模糊,卻清晰地看到七位觀星者的影子從土包里升起,圍著她轉圈,嘴里哼著的歌謠,與雨幕里聽到的一模一樣。

            “你們終于等到了?!壁w硯之的聲音很輕,像風拂過玉面,“我不會讓秘道開啟的。”

            她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將星骸琮推進最大的土包。青石板自動合攏,玉琮沒入地下的瞬間,地面劇烈震動,七個土包同時塌陷,露出七具完整的骸骨,每具骸骨的胸腔里,都嵌著塊帶著血沁的玉,與星骸琮的射口完美契合。

            周明遠掙扎著爬起來,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雙腳已經(jīng)開始玉化,青綠色的紋路順著腳踝往上蔓延。他看著塌陷的土坑,發(fā)出絕望的嘶吼:“你毀了仙路!你毀了一切!”

            趙硯之沒有回答。她的身體正在變得透明,像被月光融化,最后一眼看到的,是胸前的雙魚玉佩從玉琮里彈出來,落在地上,背面的“周”字已經(jīng)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個小小的“趙”字。

            天快亮時,小王帶著隊員趕到竹林,只看到塌陷的土坑和周明遠的玉化尸體,尸體的手里還攥著半塊星圖,上面的朱砂已經(jīng)褪成灰白色。趙硯之的工作手冊掉在坑邊,最后一頁寫著:“1972年立夏,星骸琮歸位,七竅冢合,秘道封。以身祭星者,趙硯之,無悔?!?/p>

            手冊里夾著張新的合影,是1956年的七位隊員和趙硯之的虛影,每個人的胸前都亮著微光,像北斗七星的倒影。

            五、檔案終章

            考古所的檔案室里,小王將星骸琮的碎片和趙硯之的遺物放進特制的鉛盒,與1956年的檔案放在一起。新檔案的末尾附著份化驗報告:“玉琮血沁含人類DNA,與趙硯之及1956年七位隊員一致,推測為血脈融合所致。雙魚玉佩材質特殊,遇星力可顯影,現(xiàn)存放于地下三層第5柜?!?/p>

            (歸檔人:王建軍)

            (歸檔處:國家考古研究院,洛陽分部)

            (附:檔案入庫前夜,值班保安稱看到鉛盒里的碎玉自動拼合,射出的青光在墻上投下星圖,圖中第七顆星的位置,有個模糊的人影,正對著星空伸出手,像在觸摸什么。)

            十年后,邙山腳下建起了座博物館,星骸琮的復制品被擺在展廳最顯眼的位置,說明牌上寫著:“新石器時代祭祀玉器,象征古人對星空的敬畏。”前來參觀的孩子們總會指著玉琮上的血紅色問:“老師,這玉里的紅,是星星的血嗎?”

            講解員會笑著點頭:“是啊,是守護星星的人,留下的痕跡?!?/p>

            而在博物館的地下庫房里,真正的星骸琮被鎖在恒溫柜中,每年立夏那天,玉面上的血沁都會變得格外鮮艷,像有人正在玉的另一端,輕輕擦拭著那些古老的圓孔。

            喜歡懸疑解密檔案請大家收藏:()懸疑解密檔案

            已完結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